环境分权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制造业微观数据的分析

被引:26
作者
李强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 安徽科技学院财经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环境分权;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7.03.011
中图分类号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当下环境集权化改革的背景下,能否找到一种合理的环境规制方式来缓解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不协调尤为重要。文章将环境分权因素加入企业生产率提升决策模型,在垄断竞争的环境中分析环境分权对本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分权与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一种倒"U"形的关系。此外,文章通过分样本、替代变量以及实证检验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是十分稳健的。根据实证结果,文章认为,政府要加大中央在环境事务中的支出和职责范围,而企业则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规避环境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环境分权、市场分割与碳排放 [J].
陆远权 ;
张德钢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6) :107-115
[2]   市场分割与企业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J].
徐保昌 ;
谢建国 .
世界经济, 2016, 39 (01) :95-122
[3]   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特征与我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 [J].
马丽丽 ;
李强 .
南方经济, 2015, (05) :82-96
[4]   中国环境分权体制改革研究:制度变迁、数量测算与效应评估 [J].
祁毓 ;
卢洪友 ;
徐彦坤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1) :31-43
[5]   基于产品内分工的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理论假设与实证分析 [J].
李强 ;
郑江淮 .
财贸经济, 2013, (09) :95-102
[6]   Strategic Interaction in Spending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pati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 [J].
Huihui Deng ;
Xinye Zheng ;
Nan Huang ;
Fanghua Li .
China&WorldEconomy, 2012, 20 (05) :103-120
[7]   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 [J].
毛其淋 ;
盛斌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1) :181-210
[8]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8, (08) :51-64
[9]   Catch-up and fall-back through 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J].
Benhabib, Jess ;
Perla, Jesse ;
Tonetti, Christopher .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14, 19 (01) :1-35
[10]  
Technology adoption, government policy and tariffication[J] . Josh Ederington,Phillip McCalma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