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农业劳动力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被引:47
作者
马历 [1 ,2 ]
龙花楼 [1 ]
张英男 [1 ,2 ]
屠爽爽 [1 ,3 ]
戈大专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变化; 农业经济发展; 产劳弹性系数; 时空耦合; 乡村振兴;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基于中国县域1991年、2000年、2010年3期截面数据,利用定量和GIS空间分析法,研究了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业劳动力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和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 1991-2010年中国县域农业劳动力总体呈减少趋势且减少幅度逐渐增加,1991-2000年、2000-2010年分别减少4.91%和15.50%;从空间分布上看,中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呈"东减西增"的空间演变特征。(2) 1991-2010中国县域农业经济呈持续增长态势,总量增长140.13%,但区域差异明显;农业产值占区域GDP的比重逐渐减小,呈现出东低西高的分布特征。(3)产劳弹性系数的耦合类型主要以农业经济、农业劳动力"同增"的增长型和农业经济增长、农业劳动力减少的集约型为主,分别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和东南部地区;耦合类型为"滞后型""衰落型"和"衰退型"的区域与中国贫困发生率高的地域较为吻合,1991-2010年各耦合类型整体呈良性发展态势。最后根据产劳弹性系数的耦合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乡村经济振兴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364 / 237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十九大经济发展思路的创新 [J].
叶青 .
党政研究, 2017, (06) :22-26
[2]   中国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格局及其耦合关系 [J].
戈大专 ;
龙花楼 ;
张英男 ;
屠爽爽 .
地理学报, 2017, 72 (06) :1063-1077
[3]   论乡村重构 [J].
龙花楼 ;
屠爽爽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563-576
[4]   农户禀赋、区域环境与粮农兼业化——基于9省份1647个粮食种植户的问卷调研 [J].
翁贞林 ;
高雪萍 ;
檀竹平 .
农业技术经济, 2017, (02) :61-71
[5]   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J].
周腰华 ;
王振华 ;
张广胜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7, 33 (01) :35-47
[6]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卫龙宝 ;
张艳虹 ;
高叙文 .
经济问题探索, 2017, (02) :160-167
[7]   武汉城市圈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分析 [J].
王慧敏 ;
危小建 ;
刘耀林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 (10) :1585-1593
[8]   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53~2015 [J].
郝大明 .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09) :44-57
[9]   新时期中国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与转型对策 [J].
刘彦随 ;
严镔 ;
王艳飞 .
经济地理, 2016, 36 (07) :1-8
[10]   耕地撂荒研究进展与展望 [J].
李升发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16, 71 (03) :37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