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53~2015

被引:26
作者
郝大明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效应; 指数分离方法; 增长核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非农业劳动力比重持续提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本文采用指数方法,从经济增长中直接分离出劳动力转移效应,对中国1953年以来各时期各年度的劳动力转移效应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是197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对19711978年、19841988年、19911997年、20032008年和20092015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17%以上,并且未来10年仍有较大潜力,2025年后将逐渐衰减。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
伍山林 .
经济研究, 2016, 51 (02) :97-110
[2]   1978-2014年中国劳动配置效应的分离与实证 [J].
郝大明 .
经济研究, 2015, 50 (07) :16-29
[3]   农业劳动力的配置效应及其变化轨迹 [J].
周国富 ;
李静 .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 (04) :63-67
[4]   中国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J].
张广婷 ;
江静 ;
陈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0) :15-23
[5]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J].
贾伟 ;
辛贤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3) :4-11
[6]   经济增长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 [J].
李勋来 ;
李国平 .
经济科学, 2005, (03) :39-43
[7]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J].
刘秀梅 ;
田维明 .
管理世界, 2005, (01) :91-95
[8]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转移效益分析 [J].
潘文卿 .
农业技术经济, 2001, (03) :33-38
[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
丁霄泉 .
中国农村观察, 2001, (02) :18-24+80
[10]   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 [J].
蔡晳 ;
王德文 .
经济研究, 1999, (10) :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