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14年中国劳动配置效应的分离与实证

被引:32
作者
郝大明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配置效应; 指数的增量分析; 增长核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流动和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但贡献多大,鲜有连续性的实证研究,主要原因是劳动配置效应的核算方法存在较大不足。本文提出利用指数的增量分析方法,从经济增长中直接分离劳动配置效应,从而在经济增长的框架中对劳动配置效应进行直接分析。本文以此方法计算了1978—2014年中国各时期各年度的劳动配置效应,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和转移是改革以来特别是1978—1987年、1992—1998年、2003—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并且未来10年仍有较大潜力,2025年后劳动配置效应将逐渐衰减,并有可能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工业分行业资本存量估计 [J].
陈正其 .
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4) :3-5
[2]   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 [J].
陈诗一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3) :735-776
[3]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143
[4]   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 [J].
张军 ;
陈诗一 ;
Gary HJefferson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4-20
[5]   中国17部门资本存量的核算研究 [J].
薛俊波 ;
王铮 .
统计研究, 2007, (07) :49-54
[6]   经济增长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 [J].
李勋来 ;
李国平 .
经济科学, 2005, (03) :39-43
[7]   中国多部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J].
陈清华 ;
王友广 ;
方福康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09) :85-89
[8]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 [J].
张军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3, (07) :35-43+90
[9]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转移效益分析 [J].
潘文卿 .
农业技术经济, 2001, (03) :33-38
[10]   劳动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J].
徐现祥 ;
舒元 .
上海经济研究, 2001, (02)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