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8
作者
周宁 [1 ,2 ,3 ]
李月臣 [1 ,3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三峡生态环境遥感研究所
[2]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3] 重庆市高校GIS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 环境负荷; 重庆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目的】计算重庆市2000和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2000—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情况,分析生态承载力变化原因,通过生态赤字/盈余分析重庆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方法】引入水资源账户和环境负荷并结合重庆市实际调整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改进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结果】2000—2010年除水资源用地、污染吸纳地和草地的生态足迹在降低,总生态足迹和其他生态足迹在升高;生态承载力方面除耕地降低外,总生态承载力和其他各类用地生态承载力在升高,原因是2000—2010年间耕地转为其他类型用地。【结论】林地、建设用地和水资源处于生态盈余状态,耕地、草地、水域处于生态超载状态,重庆市总体上处于生态超载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145 +1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生态生产性土地视角下的辽西地区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研究.[D].毛靓.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04
[12]  
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张岳主编;.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3]  
Approaches for calculating a nation's food ecological footprint—The case of Canada.[J].Meidad Kissinger.Ecological Indicators.2013,
[14]  
Allocating ecological footprints to final consumption categories with input–output analysis.[J].Thomas Wiedmann;Jan Minx;John Barrett;Mathis Wackernagel.Ecological Economics.2005, 1
[15]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
Wackernagel, M ;
Onisto, L ;
Bello, P ;
Linares, AC ;
Falfán, ISL ;
García, JM ;
Guerrero, AIS ;
Guerrero, CS .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 (03) :375-390
[16]  
基于改进型生态足迹模型的北京市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D].王洪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01
[17]  
炎陵县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与变化趋势研究.[D].刘乐冕.湖南农业大学.2009, S1
[18]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J].
黄林楠 ;
张伟新 ;
姜翠玲 ;
范晓秋 .
生态学报, 2008, (03) :1279-1286
[19]   生态足迹研究方法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应用——以重庆市为例 [J].
杨庆媛 ;
王兆林 ;
鲁春阳 ;
买晓森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8) :134-138
[20]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J].
高鹭 ;
张宏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2)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