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被引:368
作者
黄林楠 [1 ]
张伟新 [2 ]
姜翠玲 [3 ]
范晓秋 [4 ]
机构
[1] 河海大学学生工作处
[2] 江苏省委研究室
[3]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
[4]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水资源评价;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3001 ;
摘要
Wackernagel创立的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较好的评价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方法,但是在该模型中,仅评价了的地表水域的渔业功能,忽略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作为水资源的其他功能。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及水资源的特点后,在其理论框架下设立水资源帐户,并阐述了该帐户的内涵,建立了水资源生态足迹以及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确定了计算水资源帐户生态足迹所需的3个关键参数即全球平均水资源产量、全球均衡因子和地区产量因子,按水资源利用的一般分类对水资源帐户进行了细分。通过利用该模型对江苏省1998~200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可以客观的评价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情况,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从而弥补了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
引用
收藏
页码:1279 / 12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 [J].
章锦河 ;
张捷 .
资源科学, 2006, (06) :196-203
[2]   城市水生态足迹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周文华 ;
张克锋 ;
王如松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9) :1524-1531
[3]   城市水生态足迹变化分析与模拟 [J].
吴志峰 ;
胡永红 ;
李定强 ;
匡耀求 .
资源科学, 2006, (05) :152-156
[4]   近年来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J].
吴隆杰 ;
杨林 ;
苏昕 ;
徐建明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3) :1-8
[5]   生态足迹方法及研究进展 [J].
刘淼 ;
胡远满 ;
李月辉 ;
常禹 ;
张薇 .
生态学杂志, 2006, (03) :334-339
[6]   虚拟水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 [J].
刘宝勤 ;
封志明 ;
姚治君 .
资源科学, 2006, (01) :120-127
[7]   中国区域水足迹的估算 [J].
马静 ;
汪党献 ;
来海亮 ;
王茵 .
资源科学, 2005, (05) :96-100
[8]   生态足迹分析模型及其研究现状 [J].
黎瑞波 ;
蒋菊生 .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2) :12-15
[9]   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 [J].
李金平 ;
王志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97-203
[10]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 [J].
王书华 ;
毛汉英 ;
王忠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76-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