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延迟退休还是分类延迟退休——基于养老金亏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动效应视角

被引:41
作者
邹铁钉 [1 ]
叶航 [2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养老金亏空; 延迟退休; 劳动力市场;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5.04.012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842.67 [];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404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从养老金亏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动效应出发,为延迟退休方案的选择机制构建了一个数理模型,并对分类延迟退休和普遍延迟退休的经济效率和政治可行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时间的长短和延迟退休的类型到底该如何选择,取决于养老金亏空降解效果的好坏、就业挤出效应的大小以及政治可行性的高低。从延迟退休的政策效果来看,轻度延迟退休要好于深度延迟退休,分类延迟退休要好于普遍延迟退休。而参保者的人力资本状况及其个体差异性所带来的工资率和工作成就感的差异则是政策效果不一致性的根本原因。根据人力资本积累规律和劳动力供求情况分类延迟参保者的退休时间,会取得更好的养老金亏空降解效果,对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冲击也会更少。然而,要想切实提高延迟退休的政策效果,还得依赖于人力资本状况的改善。强化参保者尤其是低劳动技能者的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是化解养老金亏空危机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必由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养老金支付缺口:口径、方法与测算分析 [J].
王晓军 ;
米海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30 (10) :49-62+78
[2]   职位晋升中的性别歧视 [J].
卿石松 .
管理世界, 2011, (11) :28-38
[4]   退休会影响健康吗? [J].
雷晓燕 ;
谭力 ;
赵耀辉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4) :1539-1558
[5]   退休年龄、教育年限与社会保障 [J].
林忠晶 ;
龚六堂 .
经济学(季刊), 2008, (01) :211-230
[6]   中国个人账户的支付能力研究 [J].
张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7) :126-134
[8]   中国人口老化、退休金缺口与农村养老保障 [J].
曾毅 .
经济学(季刊), 2005, (03) :1043-1066
[9]   完善我国社保体系的几点政策建议 [J].
徐传谌 ;
齐树天 ;
邵祥林 ;
刘士峰 .
管理世界, 2003, (01) :137-138
[10]   关于退休年龄的经济学思考 [J].
李珍 .
经济评论, 1997, (01) :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