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角色与中国学者的理论契机

被引:11
作者
李巍 [1 ]
唐健 [2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
[3] 哥伦比亚大学
关键词
国际政治理论; 中国学派; 角色变迁; 中国崛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国际关系理论是对国际体系运行状况、运行规律的一种抽象性说明和解释。由于学者都是基于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来进行理论思考,因此,一国所诞生的原创性国际关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由于历史的变迁,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多次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中国学者对国际体系运行的理论认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要么与西方国际体系隔绝或者孤立,要么是西方体系的配角,中国没有对国际体系的原创性思考,因此也谈不上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要角色,这为中国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关系"核心问题"及随之而来的"问题组",从而给中国学者的国际关系研究特别是理论创造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未来10—20年的时间里,如果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能够进一步完善学术制度,并深入探索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行为特征及其带来的国际后果,中国学者有可能继美国学者和欧洲学者之后为国际关系学科贡献巨大的知识财富。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8+6 +6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58 条
[1]   中美关系和国际秩序的未来 [J].
郑永年 .
国际政治研究, 2014, 35 (01) :36-48+6
[2]   帝国的病变、中兴和衰毁——《汉书》政治/战略解读 [J].
时殷弘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01) :142-155
[3]   周边环境走向与中国的周边战略选择 [J].
周方银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4, 31 (01) :28-42
[4]   寻求普遍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一项不可能的使命? [J].
林民旺 .
国际安全研究, 2013, 31 (05) :125-137+159
[5]   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 [J].
王毅 .
国际问题研究, 2013, (04) :1-7
[6]   关于比较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浅见 [J].
王缉思 .
国际政治研究, 2013, 34 (01) :4-9
[7]   民国学人的大国追求:知识建构和外交实践——基于民国国际关系研究文献的分析(1912-1949年) [J].
毛维准 ;
庞中英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 (11) :4-42+157
[8]   武装的中国:千年战略传统及其外交意蕴 [J].
时殷弘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 (06) :4-33+156
[9]  
愿为中国学派和大师的诞生奠基——记外交学院副院长秦亚青.[J].王凡;.人物.201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