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潜力预测:兼顾跨国生产率收敛与中国劳动力特征的供给侧分析

被引:61
作者
白重恩 [1 ]
张琼 [2 ]
机构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
[2]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增长潜力; 供给侧; 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
D O I
10.16513/j.cnki.cje.2017.04.0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增速趋势性下滑迹象已经显现,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如何看待"6时代"的中国经济?未来中国经济可以保持一个多高的增长水平?这是当前引起高度关注的热议话题。本文回避生产函数具体形式讨论,从供给侧角度预测中国中长期的增长潜力:首先基于可比经济体的跨国收敛规律预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后基于中国人口结构转变和就业参与等自身特征估计其劳动力增长率,然后求和得到中国2016—2050年间各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预测结果显示:中国未来各时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如下:2016—2020、2021—2025、2026—2030、2031—2035、2036—2040、2041—2045与2046—2050年间分别为6.28%、5.57%、4.82%、3.94%、3.40%、3.46%和2.98%左右。之后,本文指出中国制度环境的改善空间很大和具有严重的产能过剩都不一定意味着之前的预测结果高估或低估实际的增长潜力。中国离"前沿"经济体越来越近,"后发赶超"优势不断减小,从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不断下降;中国总人口增长趋缓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从而劳动力规模不断减小;这些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不断下降将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必然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7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认识中国经济减速的供给侧视角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16, (04) :14-22
[2]   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基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模拟 [J].
陆旸 ;
蔡昉 .
世界经济, 2016, 39 (01) :3-23
[3]   潜在增长率究竟几何 [J].
屈宏斌 .
中国改革, 2015, (Z1) :19-26
[4]   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冲击与减速治理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王宏淼 ;
陆明涛 ;
张磊 .
经济研究, 2014, 49 (12) :4-17+32
[5]   人口结构变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比较 [J].
陆旸 ;
蔡昉 .
世界经济, 2014, 37 (01) :3-29
[6]   调整人口政策对中国长期潜在增长率的影响 [J].
陆旸 ;
蔡昉 .
劳动经济研究, 2013, 1 (01) :35-50
[7]   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J].
蔡昉 ;
陆旸 .
经济研究参考, 2013, (24) :8-9
[8]  
Population Change and Resulting Slowdown in Potential GDP Growth in China.[J].Fang Cai;Yang Lu;.China & World Economy.2013, 02
[9]   中国经济今后10年可以实现怎样的增长率? [J].
蔡昉 ;
陆旸 .
全球化, 2013, (01) :27-37+124
[10]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陈昌兵 ;
陆明涛 .
经济研究, 2012, 47 (11) :4-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