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具有治理效用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175
作者
谭燕 [1 ]
吴静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现代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股权质押; 质押品质量; 治理效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作为保障债权实现的手段之一,债权银行利用质押品质量的"激励效应"控制信贷风险,以降低债务代理成本。本文以2001-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质押其股权获得贷款为研究对象,分析质押品质量在银行信贷决策中的治理效用,以及股权性质和金融发展对质押品治理效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股权质押样本的质量显著高于配对样本;连续质押样本的质量显著高于非连续质押样本;股权性质所代表的政治关系显著影响了债权银行质押品质量控制效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债权银行质押品质量控制的效用越显著。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性质所体现的政治关系为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获得贷款,利用"隧道效应"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3+95 +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的实证研究 [J].
沈红波 ;
寇宏 ;
张川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6) :55-64
[2]   最终控制人股权质押损害公司价值么? [J].
郝项超 ;
梁琪 .
会计研究, 2009, (07) :57-63+96
[3]   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 [J].
余明桂 ;
潘红波 .
管理世界, 2008, (08) :9-21+39+187
[4]   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资产组合配置的差异研究 [J].
贾春新 .
经济研究, 2007, (07) :124-136
[5]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下的“隧道挖掘”——明星电力资金黑洞案例分析 [J].
李永伟 ;
李若山 .
财务与会计, 2007, (02) :39-42
[6]  
金融发展与企业债务融资[J]. 江伟,李斌.中国会计评论. 2006(02)
[7]   制度环境、国有产权与银行差别贷款 [J].
江伟 ;
李斌 .
金融研究, 2006, (11) :116-126
[8]   商业伦理 诚信义务与不道德控制——鸿仪系“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研究 [J].
黎来芳 .
会计研究, 2005, (11) :8-14
[9]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 [J].
周立 ;
王子明 .
金融研究, 2002, (10) :1-13
[10]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operty Rights, and Growth[J] . StijnClaessens,LucLaeven.The Journal of Finance . 200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