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128
作者
王新越 [1 ,2 ]
候娟娟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乡村休闲旅游地; 空间分布; 核密度; 影响因素;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11.013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选取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104处乡村休闲旅游地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核密度等方法研究乡村休闲旅游地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东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类型丰富,可以划分为休闲观光类、农事体验类、农业科技类、乡村文化类、特色村镇类5个一级类型,农业观光示范园、自然风景区等17个二级类型;2山东省乡村休闲旅游地整体空间分布趋于集聚,空间结构属于凝聚型;3五大类型中特色村镇类和乡村文化类集聚程度高,休闲观光类和农业科技类数量多、布局分散;4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口密度、交通区位是影响乡村休闲旅游地分布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706 / 17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例 [J].
许贤棠 ;
刘大均 ;
胡静 ;
侯建楠 .
经济地理, 2015, (09) :182-188+207
[2]   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及其多尺度特征 [J].
胡美娟 ;
李在军 ;
侯国林 ;
李涛 .
经济地理, 2015, 35 (06) :202-208
[3]   城郊聚落景观的集聚特征分析方法选择研究 [J].
刘焱序 ;
王仰麟 ;
彭建 ;
袁媛 ;
马晶 ;
魏海 .
地理科学, 2015, 35 (06) :674-682
[4]   基于GIS技术的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类型与时空特征研究 [J].
李涛 ;
陶卓民 ;
李在军 ;
魏鸿雁 ;
琚胜利 ;
王泽云 .
经济地理, 2014, 34 (11) :179-184
[5]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 [J].
李伯华 ;
刘沛林 ;
窦银娣 ;
王鹏 .
地理科学, 2014, 34 (11) :1353-1360
[6]   池州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 [J].
程海峰 ;
胡文海 .
地理科学, 2014, 34 (10) :1275-1280
[7]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研究 [J].
龚伟 ;
赵中华 .
世界地理研究, 2014, 23 (03) :140-148
[8]   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与土地利用模式——野三坡旅游区三个旅游村落案例研究 [J].
席建超 ;
王新歌 ;
孔钦钦 ;
张楠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531-540
[9]   武汉市休闲旅游地空间结构及差异研究 [J].
刘大均 ;
胡静 ;
陈君子 .
经济地理, 2014, 34 (03) :176-181
[10]   交通发展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 [J].
杨仲元 ;
卢松 .
地理科学, 2013, 33 (07) :806-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