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74
作者
柴彦威
塔娜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
关键词
时空间行为; 时间地理学; 城市转型; 规划实践;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 [一般理论与方法];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自时间地理学和活动分析法引入中国以来的近20年间,时空间行为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的重要领域。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关注城市空间重构的描述与解释,试图从行为角度解释中国城市社会转型,强调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与居民个体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重视日常生活、生活质量、社会公正、低碳社会、智慧城市等热点问题,探索在城市交通、旅游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中的实践应用。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已经形成了以解读城市转型为目标、以规划应用为导向的鲜明特点,为理解中国城市制度与空间转型背景下人类行为模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是,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依然面临着理论发展滞后、实践应用需要突破等挑战。本文是对时空行为研究近年来发展的综述性文章,从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演进、实证研究与规划应用进展等方面回顾了近20年来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致力于推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和时空间行为研究自身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62 / 137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3 条
[41]   城中村流动人口的时间利用以及生活活动时空间结构——对北京5个城中村的调查 [J].
兰宗敏 ;
冯健 .
地理研究, 2010, 29 (06) :1092-1104
[42]   转型期广州城市居民居住与就业地区位选择的空间关系及其变迁 [J].
周素红 ;
刘玉兰 .
地理学报, 2010, 65 (02) :191-201
[43]   基于家庭的购物行为时、空间决策模型及其应用 [J].
张文佳 ;
柴彦威 .
地理研究, 2010, 29 (02) :338-350
[44]   基于浮动车和RTMS数据的动态OD估计模型 [J].
赵慧 ;
于雷 ;
郭继孚 ;
赵娜乐 ;
温慧敏 ;
朱琳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0, 10 (01) :72-80
[45]   微观个体行为时空数据的生产过程与质量管理——以北京居民活动日志调查为例 [J].
柴彦威 ;
张文佳 ;
张艳 ;
颜亚宁 ;
赵莹 .
人文地理, 2009, 24 (06) :1-9
[46]   城市形态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上海实例研究 [J].
潘海啸 ;
沈青 ;
张明 .
城市交通, 2009, 7 (06) :28-32+49
[47]   中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及其特征——以北京市为例 [J].
刘志林 ;
张艳 ;
柴彦威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09) :110-117
[48]   建国60周年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 [J].
全永燊 ;
潘昭宇 .
城市交通, 2009, 7 (05) :1-7
[49]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时空分布模拟分析 [J].
王德 ;
马力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5) :64-70
[50]   基于居住区比较的北京城市通勤研究 [J].
张艳 ;
柴彦威 .
地理研究, 2009, 28 (05) :1327-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