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态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上海实例研究

被引:40
作者
潘海啸 [1 ]
沈青 [2 ]
张明 [3 ]
机构
[1] 同济大学规划系
[2] 美国华盛顿大学规划系
[3] 美国德州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交通规划; 绿色交通; 土地利用; 出行方式选择; 街区; 城市形态;
D O I
10.13813/j.cn11-5141/u.2009.06.011
中图分类号
U491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2302 ; 082303 ;
摘要
了解交通行为与城市形态的关系是创造和引导绿色交通的必要前提。通过收集居民出行行为、社会经济特征和城市形态特征等方面的数据,对上海4个街区进行实证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逻辑斯蒂克回归模型分析处理数据,探讨街区设计特征与居民出行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传统街区有利于短距离出行和选择非机动化出行方式。指出我国一些大规模社区的开发模式与目前鼓励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相去甚远,因此规划人员应重视传统的有利于自行车和步行的街区模式设计。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49 +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街区设计特征与绿色交通的选择——以上海市康健、卢湾、中原、八佰伴四个街区为例 [J].
潘海啸 ;
刘贤腾 ;
John Zacharias ;
刘冰 ;
廖雄赳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6) :42-48+96
[2]  
Residential Relocation and Changes in Urban Travel: Does Neighborhood-Scale Urban Form Matter?[J] . Kevin J. Krizek.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 2003 (3)
[3]   A micro-analysis of land use and travel in five neighborhoods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J].
Kitamura, R ;
Mokhtarian, PL ;
Laidet, L .
TRANSPORTATION, 1997, 24 (02) :12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