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估算与预测——新常态新在哪儿

被引:5
作者
中国银行“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研究”课题组
陈卫东
宗良
机构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生产函数法;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3490/j.cnki.frr.2016.08.00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利用滤波法和生产函数法估算了我国1979—2014年的潜在增长率,发现自2006年以来,我国潜在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而且近两年实际产出均要低于潜在产出,显示经济总需求相对不足。潜在增速下降主要在于TFP增速的降低以及近年来资本增速的放缓。从供给角度看,用生产函数法所做的预测显示,未来十年的潜在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基准情形下,2015—2020年平均增长率为6.3%,2021—2025年平均增长率为5.3%;乐观情形下,2015—2020年平均增长率为7.5%,2021—2025年平均增长率为6.6%。从需求角度看,在当前收入水平及增长假设下,为了保持合理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一定比重的投资仍是关键;鼓励和促进消费则是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将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分析,未来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为使经济增长尽可能达到潜在增长率,应在消费和投资之间找到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平衡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66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The effe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n OECD potential output[J] . Patrice Ollivaud,David Turner.OECD Journal: Economic Studies . 2015 (1)
[12]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crises on potential output: New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OECD countries[J] . Davide Furceri,Annabelle Mourougane.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 2012 (3)
[13]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陈昌兵 ;
陆明涛 .
经济研究, 2012, 47 (11) :4-17+75
[14]   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季度产出缺口测度 [J].
马文涛 ;
魏福成 .
管理世界, 2011, (05) :39-65
[15]   基于生产函数法的潜在产出估计、产出缺口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978~2009 [J].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
杨国中 ;
李宏瑾 .
金融研究, 2011, (03) :42-50
[16]   中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与问题——以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为视角 [J].
张车伟 ;
张士斌 .
中国人口科学, 2010, (05) :24-35+111
[17]   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产出缺口估计及评价 [J].
郭红兵 ;
陈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5) :116-128
[18]   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增长:1982~2050年 [J].
马忠东 ;
吕智浩 ;
叶孔嘉 .
中国人口科学, 2010, (01) :11-27+111
[19]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
[20]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