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创新联系网络及辐射能力

被引:53
作者
王越
王承云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区域创新; 联系网络; 引力模型; 联系能力; 节点城市; 评价体系; 长三角城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9.015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区域创新联系的相关理论,采用引力模型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的创新网络联系格局进行了探讨。结合断裂点公式及最大引力线数量,测算了长三角地区的创新节点城市及其辐射范围,进而构建了城市创新联系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创新联系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的创新联系格局呈现出以苏州为一级节点城市,上海为二级节点城市,杭州、宁波、绍兴、镇江为三级节点城市的"核心—边缘"的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其中,苏州、上海的辐射范围最广且强度最强。(2)地理邻近性在该创新联系网络的形成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技术邻近性使得创新联系网络呈现出"强—强联系"、"弱—弱联系"的结构;制度邻近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创新边缘地区与核心地区的创新联系。(3)现阶段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创新联系能力差距较大,创新的物质资本投入有待提高;政府支持、文化基础水平以及通信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应加大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城市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 [J].
周灿 ;
曾刚 ;
曹贤忠 .
地理研究, 2017, 36 (07) :1297-1308
[2]   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演化研究 [J].
叶琴 ;
曾刚 ;
杨舒婷 ;
陈弘挺 .
地理科学, 2017, 37 (07) :1023-1031
[3]   长三角城市创新空间的集聚与溢出效应 [J].
王承云 ;
孙飞翔 .
地理研究, 2017, 36 (06) :1042-1052
[4]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的空间关联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J].
胡艳 ;
时浩楠 .
上海经济研究, 2017, (04) :87-97
[5]   中国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 [J].
王俊松 ;
颜燕 ;
胡曙虹 .
地理科学, 2017, 37 (01) :11-18
[6]   广东省城市创新联系的空间格局演变及优化策略 [J].
张惠璇 ;
刘青 ;
李贵才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8) :952-962
[7]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 [J].
王秋玉 ;
曾刚 ;
吕国庆 .
地理学报, 2016, 71 (02) :251-264
[8]   中国主要城市间的创新联系研究 [J].
吕拉昌 ;
梁政骥 ;
黄茹 .
地理科学, 2015, 35 (01) :30-37
[9]   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创新产出空间联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J].
蒋天颖 ;
谢敏 ;
刘刚 .
地理科学, 2014, 34 (11) :1320-1326
[10]   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 [J].
方创琳 ;
马海涛 ;
王振波 ;
李广东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459-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