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

被引:104
作者
王俊松 [1 ,2 ]
颜燕 [3 ]
胡曙虹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区域地理系
[2]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市; 专利; 技术创新能力; 空间面板数据; 趋势面分析;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7.01.002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20032013年城市专利数据采用基尼系数、趋势面分析、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探讨了中国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创新能力高的城市高度集聚在沿海三大区域及内地的区域中心城市,随着时间推移,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呈现扩散的趋势。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推动了创新的区域扩散和空间溢出。2发明专利、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创新水平依次降低,空间集聚程度依次提高,空间相关性依次提高。3固定效应面板数据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Durbin模型的计量结果发现,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该市的创新能力。政府支持、工业基础、高等教育资源、创新投入、经济外向度显著影响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提升,且政府支持和城市高等教育资源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出现增强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主要城市间的创新联系研究 [J].
吕拉昌 ;
梁政骥 ;
黄茹 .
地理科学, 2015, 35 (01) :30-37
[2]   中国地级区域创新产出的时空模式研究——基于ESDA的实证 [J].
王春杨 ;
张超 .
地理科学, 2014, 34 (12) :1438-1444
[3]   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 [J].
蒋天颖 .
地理研究, 2014, 33 (10) :1825-1836
[4]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格局 [J].
范斐 ;
杜德斌 ;
李恒 ;
游小珺 .
地理学报, 2013, 68 (10) :1331-1343
[5]   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创新能级体系比较 [J].
吕拉昌 ;
谢媛媛 ;
黄茹 .
人文地理, 2013, (03) :91-95
[6]   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实证分析——以山东省十七城市为例 [J].
刘永久 ;
王忠辉 ;
吴风庆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0, (09) :30-35
[7]   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J].
李婧 ;
谭清美 ;
白俊红 .
管理世界, 2010, (07) :43-55+65
[8]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J].
吕拉昌 ;
李勇 .
地理学报, 2010, 65 (02) :177-190
[9]   我国四大城市区域创新空间极化趋势的比较研究 [J].
宋丽思 ;
陈向东 .
中国软科学, 2009, (10) :100-108
[10]   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J].
张玉明 ;
李凯 .
科学学研究, 2008, (03) :65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