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空间基本性质的地理学透视

被引:92
作者
孙中伟
路紫
不详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北石家庄
[3] 河北石家庄
关键词
流空间; 位空间; 地理网络空间; 技术—经济—空间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0 [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摘要
信息和通信技术ICTs(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的发展,使空间形态发生了或正在发生隐性变化,表现为由地理空间向地理网络空间转换。地理网络空间的外在表现即是流空间,它是信息社会占支配地位的空间形态,为地理学研究提供新视角。该文基于流空间的形成机制,流空间与地理网络空间、位空间的关系和流空间的发展对地理科学的影响,对流空间的基本性质予以地理学透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经济全球化下地方生产网络模式演变分析——以中国为例 [J].
马丽 ;
刘卫东 ;
刘毅 .
地理研究, 2004, (01) :87-96
[2]   区域发展中地理势能的初步研究 [J].
杨勤业 ;
吴绍洪 ;
陆大道 .
经济地理, 2003, (04) :441-444+456
[3]   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评述 [J].
马丽 ;
刘毅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2) :270-276
[4]   石家庄市交通导引系统的实施对城市空间格局的积极影响 [J].
路紫 ;
张会巧 .
经济地理, 2003, (02) :242-246
[5]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J].
周一星 ;
张莉 .
地理学报, 2003, (02) :271-284
[6]   信息流和“不对称信息”是金融与服务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中国案例 [J].
赵晓斌 ;
王坦 ;
张晋熹 .
经济地理, 2002, (04) :408-414
[7]   从地理空间到复合式空间——信息网络影响下的城市空间 [J].
张楠楠 ;
顾朝林 .
人文地理, 2002, (04) :20-24
[8]   技术流的动力机制、渠道与模式——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J].
许学强 ;
王欣 ;
阎小培 .
地理学报, 2002, (04) :489-496
[9]   近期中国省际经济社会要素流动的空间特征 [J].
张敏 ;
顾朝林 .
地理研究, 2002, (03) :313-323
[10]   信息时代空间结构研究新进展 [J].
甄峰 ;
顾朝林 .
地理研究, 2002, (02) :25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