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影响机理

被引:109
作者
湛东升 [1 ,2 ,3 ]
张文忠 [1 ,2 ]
余建辉 [1 ,2 ]
孟斌 [4 ,5 ]
党云晓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5]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宜居满意度; 影响机理; 地理探测器;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城市宜居性是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科学议题,深入探讨宜居满意度影响机理对把握转型期北京市居民居住环境需求、促进宜居城市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北京市为案例,基于2013年宜居城市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主要感知因素,并分别从居民宜居感知因素、个体与家庭属性因素两个视角,借助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了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特征与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主要由污染噪声因子、生活设施因子、人文环境因子、出行便捷因子、自然环境因子、安全环境因子和休闲活动因子等7个维度构成。2宜居满意度受到宜居感知因素和个体与家庭属性共同影响,但宜居感知因素的解释力明显要强,其中污染噪声因子、自然环境因子和出行便捷因子等因素是关键因子。3宜居满意度与宜居感知因素具有相对一致性,且存在个体与家庭属性差异。通常宜居感知因素得分低居民,其宜居满意度也相对较低;另外,远郊区、租赁房、有迁居经历、男性、3039岁、高中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下和外地户口等社会群体的宜居满意度明显要低。
引用
收藏
页码:966 / 9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地理环境因子对螺情影响的探测分析 [J].
通拉嘎 ;
徐新良 ;
付颖 ;
魏凤华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5) :625-635
[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增长率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J].
丁悦 ;
蔡建明 ;
任周鹏 ;
杨振山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5) :657-666
[3]   北京城市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实错位 [J].
谌丽 ;
张文忠 ;
杨翌朝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071-1081
[4]   迁居对单位老年人日常生活社会网络的影响 [J].
李鹏飞 ;
柴彦威 .
人文地理, 2013, (03) :78-84+6
[5]   北京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空间结构及其影响机制——以城市110警情为例 [J].
李业锦 ;
朱红 .
地理研究, 2013, 32 (05) :870-880
[6]   东北地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J].
赵林 ;
韩增林 ;
马慧强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 (02) :73-78
[7]   基于不同主体的城镇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特征——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 [J].
吴箐 ;
程金屏 ;
钟式玉 ;
李宇 .
地理研究, 2013, 32 (02) :307-316
[8]   广州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的阶层分异研究 [J].
丛艳国 ;
夏斌 .
城市规划, 2013, 37 (01) :40-44
[9]   基于叙述性偏好法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J].
赵倩 ;
王德 ;
朱玮 .
地理科学, 2013, 33 (01) :8-15
[10]   北京低收入大学毕业生聚居体研究——唐家岭现象及其延续 [J].
顾朝林 ;
盛明洁 .
人文地理, 2012, 27 (05) :20-2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