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增长率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131
作者
丁悦 [1 ,2 ]
蔡建明 [1 ]
任周鹏 [1 ,2 ]
杨振山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增长率; 空间差异; 变异系数; 地理探测器;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历经30年多发展,国家级经开区已遍布全国,其个体间的发展差异也由于不同的动力机制而日趋显著。认识和探讨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空间分异及其核心影响因素,对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引导开发区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2010年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空间分异,并探测了其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总体上,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在东中西三大区差异显著,呈现出高低高的U型格局;②个体上,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在三大区内部存在不同分异特征,其中西部分异度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③探测因子决定力显示,主导三大地区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核心要素明显不同;在所选出的5大核心影响因素中,中西东三大区呈现出由开发区内在因子主导向城市和区域性外在因子主导的转变趋势;④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及核心影响因素在三大区间的分异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开发区生命周期阶段性的演变规律。由此建议:近期内,中西部国家级经开区仍应聚焦于改进其自身发展要素;而从长远看,城市性和区域性的外部因子对经开区的影响将变得日益重要,亦即是经开区的未来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与其所在城市和区域的有效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集群与联盟、网络与竞合:国家级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创新升级研究 [J].
连远强 .
经济地理, 2013, 33 (03) :106-111
[2]   中国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的制度分析 [J].
黄晖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35-40
[3]   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分层线性模型实证研究 [J].
赵小风 ;
黄贤金 ;
钟太洋 ;
彭佳雯 ;
赵雲泰 ;
吕晓 .
地理研究, 2012, 31 (09) :1611-1620
[4]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与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J].
尹鹏 ;
梁振民 ;
陈才 .
世界地理研究, 2012, 21 (03) :119-126
[5]   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动态与区域差异格局 [J].
杨忍 ;
刘彦随 ;
刘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10) :1247-1254
[6]   开发区向综合新城区转型的空间路径研究——以无锡新区为例 [J].
买静 ;
张京祥 ;
陈浩 .
规划师, 2011, 27 (09) :20-25
[7]   天津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分析 [J].
何丹 ;
蔡建明 ;
周璟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6) :97-103
[8]   小城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 [J].
邵晓梅 ;
王静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1) :75-81
[9]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省际差异及其结构分解 [J].
赵伟 ;
何莉 .
经济地理, 2007, (02) :187-190+195
[10]   汽车产业园区生态化模式研究与应用——以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为例 [J].
韩良 ;
宋涛 ;
佟连军 .
地理研究, 2006, (04) :69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