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收入分配和贫困减缓——推进效率和公平的政策框架选择

被引:331
作者
李建军
韩珣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收入分配; 贫困减缓; 政策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6.2 [人民收入与家计调查];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从县域和省际两个层面,采用OLS最小二乘法和DID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普惠金融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初期,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这种效应仅在集中连片特困区显著,受资源倾向性配置的效率损失、农贷的"精英俘获"以及金融知识匮乏的影响,银行服务包容性的提高没有反映出明显的益贫性;在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中介市场发育程度较高、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程度较强的地区,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对金融资本扭曲配置行为加以约束,纠正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的负面效应;银行、保险等正规金融机构忽视弱势群体的资源配置结构是导致包容性金融体系无法实现减贫的根源。因此,兼顾广泛包容、特定配比和商业可持续的制度框架才能扭转正规金融机构现有效率和公平皆损的局面;构建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能够克服正规金融机构高门槛、服务成本高以及逆向选择等问题,成为对社会帕累托最优的政策框架选择,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和减缓贫困。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4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金融排斥、金融密度与普惠金融——理论逻辑、评价指标与实践检验 [J].
李建军 ;
韩珣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04) :19-35
[2]   金融密度的省际差异及其决定因素——基于四层次三维度空间分布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实证检验 [J].
李建军 ;
韩珣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7, (07) :28-44
[3]   普惠金融:一个基本理论框架 [J].
星焱 .
国际金融研究, 2016, (09) :21-37
[4]   金融知识和中国家庭的金融排斥——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张号栋 ;
尹志超 .
金融研究, 2016, (07) :80-95
[5]   金融包容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模型 [J].
吕勇斌 ;
李仪 .
财政研究, 2016, (07) :22-34
[6]   论普惠:普惠金融的经济伦理本质与史学简析 [J].
王颖 ;
曾康霖 .
金融研究, 2016, (02) :37-54
[7]   中国农贷的“精英俘获”机制: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分层比较 [J].
温涛 ;
朱炯 ;
王小华 .
经济研究, 2016, 51 (02) :111-125
[8]   金融包容视角下我国区域金融排斥测度与影响因素的空间分析 [J].
吕勇斌 ;
邓薇 ;
颜洁 .
宏观经济研究, 2015, (12) :51-62
[9]   搜寻成本、网络效应与普惠金融的渠道价值——互联网借贷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小微融资选择比较 [J].
李建军 ;
王德 .
国际金融研究, 2015, (12) :56-64
[10]   普惠金融的效用与实现:综述及启示 [J].
星焱 .
国际金融研究, 2015, (11) :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