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行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被引:26
作者
郭文
孙涛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 SBM模型; 非期望产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基于改进的非期望SBM模型测算了我国39个工业行业的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从能源效率—环境污染2个角度对工业各行业进行分类,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总体上我国工业行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每年的节能潜力为25%~30%,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呈波动上升的态势。2005年能源效率值为0.729 4,2009年上升至0.7634;行业间的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值差异较大;高效率的行业主要是初始投资规模较大和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而低效率的行业主要是传统的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高效率行业的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显著影响因素为控股类型和资本深化;低效率行业的显著影响因素为企业规模和行业竞争。
引用
收藏
页码:1690 / 16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与解构——基于“管理—环境”双重视角 [J].
李兰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6) :57-69
[3]   基于超效率DEA的我国钢铁产业能源效率研究 [J].
张庆芝 ;
何枫 ;
赵晓 .
软科学, 2012, 26 (02) :65-68
[4]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分析 [J].
黄德春 ;
董宇怡 ;
刘炳胜 .
资源科学, 2012, 34 (04) :688-695
[5]   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1987-2005)——变化趋势、节能潜力与影响因素研究 [J].
孙广生 ;
杨先明 ;
黄祎 .
中国软科学, 2011, (11) :29-39
[6]   基于SBM模型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J].
左中梅 ;
杨力 .
统计与决策, 2011, (20) :105-107
[7]   基于环境效应的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研究 [J].
王姗姗 ;
屈小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8) :130-137
[8]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利于提升我国能源效率吗?——基于35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段文斌 ;
余泳泽 .
产业经济研究, 2011, (04) :78-88
[9]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胡宗义 ;
刘静 ;
刘亦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7) :33-39
[10]   基于DEA和方向性距离函数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测度 [J].
汪克亮 ;
杨宝臣 ;
杨力 .
管理学报, 2011, 8 (03) :456-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