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分析

被引:55
作者
黄德春
董宇怡
刘炳胜
机构
[1] 河海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区域能源效率; 三阶段DEA; 技术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能源短缺、利用率低、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29个省市2009年的能源效率进行了分析。文章将技术效率分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利用其数值来分析能源效率,同时,加入环境变量来分析完善上述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在剔除外部因素和环境变量以前规模效率被高估,纯技术效率被低估。大部分省在第三阶段计算出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这说明很多企业规模较小不能体现出规模经济性。从区域上来看则是东部地区的能源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针对这一结果,本文给出几点建议:中西部地区应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开发新技术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88 / 6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J].
林勇 ;
许秀丽 .
生态经济, 2010, (08) :60-62
[2]   基于超效率DEA的中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研究 [J].
蔡晓春 ;
肖小爱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 25 (04) :33-40
[3]   基于超效率DEA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 [J].
武春友 ;
吴琦 .
管理学报, 2009, 6 (11) :1460-1465
[4]   基于DEA方法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J].
严菲 ;
谭忠富 .
华东电力, 2009, 37 (09) :1568-1571
[5]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屈小娥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02) :46-52
[6]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J].
邱灵 ;
申玉铭 ;
任旺兵 ;
严婷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920-928
[7]  
区域能源强度变动:基于GFI的因素分解分析[J]. 李国璋,王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4)
[8]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魏楚 ;
沈满洪 .
管理世界, 2007, (08) :66-76
[9]   我国能源生产率的地区划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高振宇 ;
王益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9) :46-57
[10]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