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1987-2005)——变化趋势、节能潜力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58
作者
孙广生 [1 ]
杨先明 [2 ]
黄祎 [1 ]
机构
[1]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能源效率; 能源损失; 数据包络分析(DE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对行业的资本存量进行详细核算的基础上,采用DEA方法研究了工业14个部门的能源效率变化趋势与能源效率损失。研究表明:(1)总体上看,各行业能源使用效率都得到改善,但这种改善并非是持续的,而是存在一个先降低后上升的"U"型转变,转折期出现在1990-1995年间。(2)各行业的能源效率值都有提高的趋势,但行业间的能源效率差异性没有明显的趋同趋势。(3)尽管行业的能源效率在提高,但行业的能源损失的绝对量仍然很大,表明节能的潜力巨大。从节能规划的角度看,尤其要关注的是"高效率高损失量"和"低效率高损失量"这两类行业。最后,本文对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143
[2]   中国能源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李世祥 ;
成金华 .
统计研究, 2008, (10) :18-27
[3]   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经验分析 [J].
师博 ;
沈坤荣 .
世界经济, 2008, (09) :49-59
[4]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 [J].
王群伟 ;
周德群 .
系统工程, 2008, (07) :74-80
[5]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张轶凡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09-826
[6]   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比较 [J].
杨红亮 ;
史丹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03) :12-20
[7]   我国能源效率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董利 .
产业经济研究, 2008, (01) :8-18
[8]   非参数成本前沿模型与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 [J].
涂正革 ;
肖耿 .
经济学(季刊), 2008, (01) :185-210
[9]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魏楚 ;
沈满洪 .
管理世界, 2007, (08) :66-76
[10]   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 [J].
李廉水 ;
周勇 .
管理世界, 2006, (10) :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