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创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被引:23
作者
安同良
姜妍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国特色创新经济学; 自主创新; 中国创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特色创新思想与创新行为的事实凸现。本文致力于梳理中国特色创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力图助推中国特色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建。我们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创新经济学植根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以马克思经济学为科学内核,以复杂经济学为框架,以自主创新为根本,研究中国有为政府引领下的驱动经济发展的知识、科学、技术的动态变化与创新的生成和扩散。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中国企业R&D补贴策略:补贴阈限、最优规模与模式选择 [J].
安同良 ;
千慧雄 .
经济研究, 2021, 56 (01) :122-137
[2]   “十四五”时期“卡脖子”技术的破解:识别框架、战略转向与突破路径 [J].
陈劲 ;
阳镇 ;
朱子钦 .
改革, 2020, (12) :5-15
[3]   对外技术引进与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 [J].
张杰 ;
陈志远 ;
吴书凤 ;
孙文浩 .
经济研究, 2020, 55 (07) :92-105
[4]   深化体制改革中的产业创新体系演进——以中国高铁技术赶超为例 [J].
黄阳华 ;
吕铁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05) :65-85+205
[5]   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测度——基于微观创新调查的跨期比较 [J].
安同良 ;
魏婕 ;
舒欣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03) :99-122+206
[6]   中国金融结构与创新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J].
千慧雄 ;
安同良 .
经济学家, 2020, (02) :88-98
[7]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创新驱动 [J].
魏婕 ;
安同良 .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01) :33-40
[8]   冲破迷雾——揭开中国高铁技术进步之源 [J].
路风 .
管理世界, 2019, 35 (09) :164-194+200
[9]   技术赶超的激励结构与能力积累:中国高铁经验及其政策启示 [J].
贺俊 ;
吕铁 ;
黄阳华 ;
江鸿 .
管理世界, 2018, 34 (10) :191-207
[10]   创新研究:学科演变与中国贡献 [J].
陈劲 ;
吕文晶 .
技术经济, 2018, 37 (05)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