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空间与家庭关系的活动—移动行为透视——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被引:22
作者
赵莹 [1 ]
柴彦威 [1 ]
Martin DIJST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乌特勒支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关键词
活动—移动行为; 家空间; 家庭关系; 同伴; 活动地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11 [家庭、家族];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家被认为是具有保护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空间,是个人寻求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场所。但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家的意义以及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基于活动—移动行为分析,以家空间利用和家庭关系为突破点,讨论由传统文化价值观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社会人际交往模式的不同。实证研究部分基于中国北京和荷兰乌特勒支在2007年进行的活动日志调查,围绕"谁会被允许进入家空间"的问题,将活动空间划分为"自己家—他人家—公共空间"三个层次,分析活动同伴对见面地点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居民通常在家会见亲属,而在公共场所会见朋友;乌特勒支居民对亲属和朋友共同活动地点选择并没有明显差异。这与中国较强的家庭观念以及家庭保护意识相一致。活动地点的选择也受到性别、家庭结构等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进而讨论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对中西方和谐社会建设及老龄社会保障等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68 / 10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基于文化价值观的中国城市居民住房选择——以成都市为例 [J].
杨永春 ;
谭一洺 ;
黄幸 ;
刘定惠 .
地理学报, 2012, 67 (06) :841-852
[2]   中国城市家庭的亲属关系——基于五城市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调查 [J].
唐灿 ;
陈午晴 .
江苏社会科学, 2012, (02) :92-103
[3]   居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发生机制与调控策略——以北京市为例 [J].
柴彦威 ;
肖作鹏 ;
刘志林 .
地理研究, 2012, 31 (02) :334-344
[4]   北京市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空间分布、演变与聚居类型 [J].
谌丽 ;
张文忠 ;
党云晓 ;
余建辉 .
地理研究, 2012, 31 (04) :720-732
[5]   王府井大街的消费者行为与商业空间结构研究 [J].
王德 ;
农耘之 ;
朱玮 .
城市规划, 2011, 35 (07) :43-48+60
[6]   社会文化制度对门禁社区发展的影响——中国和荷兰的对比研究 [J].
封丹 ;
Bart Wissink ;
Werner Breitung .
世界地理研究, 2010, 19 (04) :128-137
[7]   广州日本移民的生活活动与生活空间 [J].
刘云刚 ;
谭宇文 ;
周雯婷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173-1186
[8]   构建中国生命伦理学——追求中华文化的卓越性和永恒性 [J].
范瑞平 .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 23 (05) :6-8
[9]   转型期广州城市居民居住与就业地区位选择的空间关系及其变迁 [J].
周素红 ;
刘玉兰 .
地理学报, 2010, 65 (02) :191-201
[10]   基于家庭的购物行为时、空间决策模型及其应用 [J].
张文佳 ;
柴彦威 .
地理研究, 2010, 29 (02) :33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