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知识多中心的演化过程与机理

被引:101
作者
马海涛 [1 ]
黄晓东 [2 ]
李迎成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3] 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研究与规划系
关键词
多中心性; 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 知识城市; 科学合作; 协同创新; 一国两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1990-2016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所收录的科研论文合著数据,借助基尼系数测度属性和功能多中心性的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知识多中心性及其知识网络的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知识生产总量的持续增长,其多中心性程度呈现出阶段性、阶梯式提升的特征,分别经历了波动、增长和分化的发展阶段,港澳回归后的2000-2010年间是多中心性快速增长的重要阶段。(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上的功能多中心性程度随着尺度增加逐级递减,进一步证实了功能多中心性的尺度规律性;而且发现了多中心在演化中的尺度敏感性,全球尺度上的多中心性会存在不确定的峰值,而区域尺度上的多中心性可能会持续增加。(3)城市群多中心的演化是受制度接近、地理接近和等级接近影响,在研究人员移动、科研单位联动和政府政策推动及其行动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多中心程度的增加有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构建科研协同创新共同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297 / 231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中国城市创新技术转移格局与影响因素 [J].
段德忠 ;
杜德斌 ;
谌颖 ;
管明明 .
地理学报, 2018, 73 (04) :738-754
[2]   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规律的理论认知与地理学贡献 [J].
方创琳 ;
王振波 ;
马海涛 .
地理学报, 2018, 73 (04) :651-665
[3]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周春山 ;
罗利佳 ;
史晨怡 ;
王珏晗 .
热带地理, 2017, 37 (06) :802-813
[4]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若干思考 [J].
李立勋 .
热带地理, 2017, 37 (06) :757-761
[5]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之可为与不可为 [J].
林初昇 .
热带地理, 2017, 37 (06) :755-756+761
[6]   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结构异质性及其邻近性机理 [J].
刘承良 ;
桂钦昌 ;
段德忠 ;
殷美元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737-752
[7]   基于人才流动的城市网络关系构建 [J].
马海涛 .
地理研究, 2017, 36 (01) :161-170
[8]   粤港高校科技合作的主要障碍及对策——香港高校深圳研究院的视角 [J].
胡罡 ;
罗剑平 .
中国高校科技, 2016, (08) :37-39
[9]   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创新城市群落的社会网络关系、空间组织特征及演进 [J].
陆天赞 ;
吴志强 ;
黄亮 .
国际城市规划, 2016, 31 (02) :51-60
[10]   中国城市群多中心网络的拓扑结构 [J].
赵渺希 ;
黎智枫 ;
钟烨 ;
Derudder Ben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3) :376-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