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异速关系及形成机制

被引:30
作者
李在军 [1 ]
尹上岗 [2 ]
姜友雪 [3 ]
吕玉兰 [4 ]
机构
[1] 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学院
[4]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异速增长关系; 形成机制; 长三角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低碳经济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2000—2017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时空关联、异速增长关系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具有正向关联,关联强度总体呈“V”型波动变化。2000—2008年高关联强度区相对集中分布于苏南、苏北及浙中等地区,2009—2017年空间关联强度明显下降,大体呈“南低北高”分布。(2)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异速变化以经济扩张弱型为主,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异速关系实现由正转负。(3)地理探测器诊断第二产业比例、第三产业比例、城市化和人口密度是驱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异速变动的主要因子。(4)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表明人口密度显著负向影响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异速变化,投资强度和财政支出强度起到抑制作用,城市化和消费水平表现出先促进后抵消作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比及固碳水平则起到先抑制后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07 / 152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6 条
[3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降低碳排放了吗?——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J].
韩峰 ;
谢锐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3) :40-58
[32]   人口结构变动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城镇化和居民消费视角 [J].
郭文 ;
孙涛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7, 36 (02) :295-312
[33]   “异质性难题”化解与碳排放EKC再检验——基于门限回归的国别分组研究 [J].
余东华 ;
张明志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7) :57-73
[34]   产业结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多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原嫄 ;
席强敏 ;
孙铁山 ;
李国平 .
地理研究, 2016, 35 (01) :82-94
[35]   区域分部门贸易的隐含碳排放——以北京为例 [J].
黄蕊 ;
钟章奇 ;
孙翊 ;
刘昌新 ;
刘丽 .
地理研究, 2015, 34 (05) :933-943
[36]   江苏省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测度及其因素分解 [J].
陶玉国 ;
黄震方 ;
吴丽敏 ;
余凤龙 ;
王坤 .
地理学报, 2014, 69 (10) :1438-1448
[37]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演变特征分析与因素分解 [J].
邓吉祥 ;
刘晓 ;
王铮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2) :189-200
[38]  
中国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满足EKC假说吗?——基于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J].冯烽;叶阿忠;.预测.2013, 03
[39]   中国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J].
武红 ;
谷树忠 ;
关兴良 ;
鲁莎莎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3) :381-390
[40]   基于居民出行行为的北京市交通碳排放影响机理 [J].
马静 ;
柴彦威 ;
刘志林 .
地理学报, 2011, 66 (08) :1023-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