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

被引:14
作者
汪晓文
杜欣
机构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 影响因素; 路径选择;
D O 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5049
中图分类号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经济增长方式向以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集约型增长转变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作为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维度,基于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的分析,从资源配置效率与微观生产效率层面选取影响因素,利用中国2003—2015年30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技术引进、对外经济开放、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显著正相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因素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效应呈现出区域差异,空间异质性因素为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空间一致性因素为对外经济开放、制度安排,因此,东、中、西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与逻辑不尽相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J].
陈明华 ;
张晓萌 ;
仲崇阳 ;
刘玉鑫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8, (02) :162-172
[2]   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溢出效应吗? [J].
王书斌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03) :21-38
[3]   区域型产业政策与企业生产率 [J].
林毅夫 ;
向为 ;
余淼杰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2) :781-800
[5]   开放经济下知识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国际经验与中国启示 [J].
程惠芳 ;
陈超 .
经济研究, 2017, 52 (10) :21-36
[6]   试论企业家精神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曾铖 ;
李元旭 .
上海经济研究, 2017, (10) :81-94
[7]   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再估算:1978—2012 [J].
余泳泽 .
经济学(季刊), 2017, 16 (03) :1051-1072
[8]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基于中国宏观和产业数据的测算及分解 [J].
蔡跃洲 ;
付一夫 .
经济研究, 2017, 52 (01) :72-88
[10]   技术溢出、吸收能力与技术进步 [J].
上官绪明 .
世界经济研究, 2016, (08) :87-10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