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教育收益与收入不平等

被引:150
作者
徐舒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RIF回归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一般均衡模型,表明教育回报率的变化是引起我国劳动者收入不平等扩大的重要原因。基于该模型的进一步推导分解出了教育的要素回报效应与要素结构效应,前者拉大了收入不平等,后者降低了收入不平等,但总效应仍然是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利用基于RIF回归的分解方法,本文验证了上述理论预测与实际数据的高度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2+108 +10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1978~2006年)——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J].
傅勇 ;
白龙 .
金融研究, 2009, (07) :38-51
[3]   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2006——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 [J].
刘秉镰 ;
李清彬 .
南开经济研究, 2009, (03) :139-152
[4]   中国城市性别收入差距研究 [J].
迟巍 .
统计研究, 2008, (08) :54-58
[5]   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 [J].
徐现祥 ;
王海港 .
经济研究, 2008, (02) :106-118
[6]   两极分化测度方法述评与中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 [J].
洪兴建 ;
李金昌 .
经济研究, 2007, (11) :139-153
[7]   人力资本、行业特征与收入差距——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的经验研究 [J].
罗楚亮 ;
李实 .
管理世界, 2007, (10) :19-30+171
[8]   中国城镇贫困的变化趋势和模式:1988—2002 [J].
夏庆杰 ;
宋丽娜 ;
Simon Appleton .
经济研究, 2007, (09) :96-111
[9]   一种新的收入差距研究的计量方法——基于分布函数的半参数化估计 [J].
黎波 ;
迟巍 ;
余秋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8) :119-129
[10]   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基于Oaxaca-Blinder和Quantile方法的分解 [J].
邓曲恒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2) :8-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