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边缘区研究历程及展望

被引:21
作者
韩玉刚
焦华富
李俊峰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省际边缘区; 研究历程; 展望;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省际边缘区由于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区域经济格局中,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成为统筹发展的热点区域。在对1978年以来各个时期代表性的省际边缘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不同时期研究的价值取向,认为我国省际边缘区的研究历程经历了问题导向型、理论导向型和功能导向型3个研究阶段,并对研究内容和现状进行了述评。结合当前省际边缘区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26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1]   省际边界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为例 [J].
尚正永 ;
刘传明 ;
白永平 ;
张小林 .
经济地理, 2010, 30 (02) :183-187
[2]   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J].
邱云美 .
经济地理, 2010, 30 (02) :334-338
[3]   宁蒙陕甘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构想 [J].
董锁成 ;
李雪 ;
石广义 ;
金贤锋 ;
李泽红 ;
王丽丽 .
地理研究, 2010, 29 (02) :204-213
[4]   淮海经济区区域系统动态协调发展研究 [J].
胡超美 ;
朱传耿 ;
车冰清 .
人文地理, 2010, 25 (01) :66-72
[5]   跨界旅游区的组织网络结构与合作模型——以大别山天堂寨为例 [J].
杨效忠 ;
张捷 ;
乌铁红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78-988
[6]   我国省际经济合作决策制度研究 [J].
宋彪 .
财经问题研究, 2009, (04) :107-113
[7]   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以滇、黔边界地区为例 [J].
张秀凤 ;
朱海燕 ;
张玲 .
怀化学院学报, 2009, 28 (03) :19-21
[8]   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J].
仇方道 ;
佟连军 ;
朱传耿 ;
杨如树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451-463
[9]   省际边界小城镇整合发展策略研究——以苏皖边界小城镇为例 [J].
王兴平 .
现代城市研究, 2008, (10) :46-53
[10]   边缘化地区特征、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黄淮四市为例 [J].
梁留科 ;
吕可文 ;
苗长虹 ;
黄飞飞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5) :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