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化地区特征、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黄淮四市为例

被引:14
作者
梁留科 [1 ]
吕可文 [1 ]
苗长虹 [1 ]
黄飞飞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黄淮四市; 边缘化; 核心-边缘理论; 路径依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通过对边缘化理论和内涵的阐述,在中部崛起和中原城市群这一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以河南省黄淮四市为例,分析边缘化地区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认为区域交通条件和行政区划分割造成发展"交易成本"过高,落后的经济基础成为边缘化的历史原因,并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区域政策的作用下,通过"路径依赖"机制不断强化,最终导致发展的边缘化。基于此,从发挥边缘效应、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和制度创新等角度提出发展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调控研究 [J].
樊新生 ;
李小建 .
经济经纬, 2007, (04) :48-51
[2]   政府作用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J].
张平 .
经济研究导刊, 2007, (05) :136-137
[3]   河南省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与空间影响力分析 [J].
闫卫阳 ;
王发曾 ;
秦耀辰 .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57-161
[4]   试论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中的路径依赖 [J].
蔡德林 .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7, (02) :26-27
[5]   演化经济地理学:当代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J].
刘志高 ;
尹贻梅 .
国外社会科学, 2006, (01) :34-39
[6]   省级“行政区边缘经济”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J].
安树伟 ;
母爱英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5, (06) :52-56
[7]   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J].
樊新生 ;
李小建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02) :70-73
[8]   边缘化地区特征、形成机制与影响——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 [J].
陈晓华 ;
张小林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5) :413-418
[9]   协调成本与行政区交界地带的环境整治——对黄河小北干流段整治的研究 [J].
安树伟 ;
张素娥 .
人文杂志, 2004, (02) :88-93
[10]   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城市的边缘化问题 [J].
修春亮 ;
李红 ;
于海桓 .
城市规划, 2003, (09)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