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细柄阿丁枫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比较
被引:5
作者:

毛艳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杨玉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邢世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福建农林大学科研处
来源:
关键词: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细柄阿丁枫;
杉木;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细柄阿丁枫(Altingia gracilipes)天然林及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不同土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质量比与有机碳贮量的关系,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细柄阿丁枫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都是以大团聚体(>0.25 mm)为主,占了干土质量的85%以上.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后,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变化差异不明显,但各个粒径团聚体有机碳质量比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22.62%51.78%,表层土壤有机碳损失更为严重.2种林分的大于2.0mm的团聚体有机碳贮量最高,0.25~0.5 mm的团聚体有机碳贮量最低,在大团聚体中呈现出随粒径增加,有机碳贮量增加的趋势.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后,土壤有机碳贮量明显下降,下降是由各粒径团聚体碳质量比减小引起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几种侵蚀红壤中有机质和团聚体的关系
[J].
王春燕
;
黄丽
;
谭文峰
;
胡红青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3)
:52-56

王春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黄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谭文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胡红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2种天然林及杉木人工林凋落量及养分归还
[J].
郭剑芬
;
陈光水
;
钱伟
;
杨少红
;
杨玉盛
;
郑群瑞
.
生态学报,
2006, (12)
:4091-4098

郭剑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陈光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钱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玉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郑群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3]
江汉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与积累特点
[J].
谭文峰
;
朱志锋
;
刘凡
;
胡荣桂
;
单世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6)
:973-980

谭文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朱志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刘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胡荣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单世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潜江市后湖农场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4]
子午岭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J].
赵世伟
;
苏静
;
吴金水
;
杨永辉
;
刘娜娜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114-11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永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不同施肥模式对潮土有机碳组分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J].
杨长明
;
欧阳竹
;
董玉红
.
生态学杂志,
2005, (08)
:887-892

杨长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欧阳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董玉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6]
黑土开垦后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J].
宇万太
;
沈善敏
;
张璐
;
马强
;
赵少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2287-2291

宇万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善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张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马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赵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7]
红壤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及土壤有机碳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J].
彭新华
;
张斌
;
赵其国
.
生态学报,
2003, (10)
:2176-2183

彭新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实验室

张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实验室

赵其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实验室
[8]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J].
潘根兴
;
李恋卿
;
张旭辉
;
代静玉
;
周运超
;
张平究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4)
:609-61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恋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张旭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代静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周运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不同轮作制度对淮北白浆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积累与分布的影响
[J].
张旭辉
;
李恋卿
;
潘根兴
.
生态学杂志,
2001, (02)
:16-19

张旭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李恋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太湖地区几种水稻土的有机碳储存及其分布特性
[J].
李恋卿
;
潘根兴
;
龚伟
;
孙玉华
;
张旭辉
.
科技通报,
2000, (06)
:421-426+432

李恋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

张旭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