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林自然保护区2种天然林及杉木人工林凋落量及养分归还

被引:54
作者
郭剑芬 [1 ]
陈光水 [1 ]
钱伟 [1 ]
杨少红 [1 ]
杨玉盛 [1 ]
郑群瑞 [2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关键词
凋落物; 养分归还; 观光木; 细柄阿丁枫; 杉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对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以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TSO)和细柄阿丁枫(Altingia gracilipes,ALG)为建群种的2种天然林及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29年生)人工林凋落量与养分归还为期3a(20002002年)的研究表明,3种林分年均凋落量(t.hm-2)范围从杉木人工林的4.63t.hm-2到观光木林的6.74t.hm-2,叶所占比例范围为62%69%。细柄阿丁枫林凋落量每年只出现1次峰值(3月份或4月份),观光木林的出现2次(3月份、68月份),而杉木林的则出现3次(3月份或4月份、68月份和1112月份)。3种林分Ca和Mg年归还量大小排序与按总凋落量的不同。除杉木人工林的Ca年归还量最大外,其余养分年归还量均以观光木天然林的最大。通过凋落物各组分的养分归还中,落叶是养分归还的主体。与针叶树人工林相比,天然林的凋落量大、养分归还量高,具有良好维持地力的能力。因此,保护和扩大常绿阔叶林资源已成为南方林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091 / 40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性质的比较 [J].
杨玉盛 ;
陈银秀 ;
何宗明 ;
郭剑芬 ;
刘春华 .
林业科学, 2004, (01) :2-10
[2]   森林凋落物动态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J].
彭少麟 ;
刘强 .
生态学报, 2002, (09) :1534-1544
[3]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及动态 [J].
杨玉盛 ;
谢锦升 ;
陈银秀 ;
何宗明 ;
俞白楠 .
林业科学, 2001, (S1) :30-34
[4]   武夷山甜槠群落 凋落物的产量及其动态 [J].
林益明 ;
何建源 ;
杨志伟 ;
刘初钿 ;
林鹏 ;
李振基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128-134
[5]   田林老山中山两类森林凋落物研究 [J].
梁宏温 .
生态学杂志, 1994, (01) :21-26
[6]   鼎湖山森林凋落物量及营养元素含量研究 [J].
翁轰 ;
李志安 ;
屠梦照 ;
姚文华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3, (04) :299-304
[7]   哀牢山北段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的研究 [J].
邓纯章 ;
侯建萍 ;
李寿昌 ;
赵恒康 ;
付昀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3, (04) :364-370
[8]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的特征 [J].
屠梦照 ;
姚文华 ;
翁轰 ;
李志安 .
土壤学报, 1993, (01) :34-42
[9]   亚热带森林凋落物产量及动态的研究 [J].
温远光 ;
韦炳二 ;
黎洁娟 .
林业科学, 1989, (06) :542-548
[10]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凋落物研究初报 [J].
卢俊培 ;
刘其汉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88, (02) :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