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分布动态与演进趋势

被引:41
作者
刘华军 [1 ]
鲍振 [1 ]
杨骞 [2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动态分布; Kernel密度估计; Markov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分布特征及其演进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碳减排政策并最终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采用IPCC的计算方法,以中国大陆29个省(区、直辖市)1995-2010年期间不同年份的化石能源消费量精确测算了各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以碳强度为指标,采用动态分布分析方法(MEDD)对中国省际和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分布动态及其演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显示:①GIS可视化方法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②基尼系数测算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其中,中西部地区均呈现扩大趋势,只有东部地区呈现下降趋势;③Kernel密度估计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下降态势,三大区域也均呈下降态势;④Markov链分析表明,不同水平的碳强度的组间流动性较低,表明中国碳排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整体来看,中国碳排放有下降趋势,整体向着低和中低水平的趋势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925 / 19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分析 [J].
刘华军 ;
赵浩 .
统计研究, 2012, 29 (06) :46-50
[2]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基于199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杨骞 ;
刘华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5) :36-49+148
[3]   中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基于1995-2009年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杨骞 ;
刘华军 .
当代财经, 2012, (02) :87-98
[4]   梯度发展模式下中国区域碳排放的演化趋势——基于空间分析的视角 [J].
林伯强 ;
黄光晓 .
金融研究, 2011, (12) :35-46
[5]   中国区域CO2排放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 [J].
陈青青 ;
龙志和 .
资源与产业, 2011, 13 (06) :128-134
[6]   工业增长与低碳双重约束下的产业发展及减排路径 [J].
马涛 ;
东艳 ;
苏庆义 ;
高凌云 .
世界经济, 2011, 34 (08) :19-43
[7]   中国区域碳排放研究 [J].
刘占成 ;
王安建 ;
于汶加 ;
李铭 .
地球学报, 2010, 31 (05) :727-732
[8]   碳排放收敛性:理论假说和中国的经验研究 [J].
许广月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9) :31-42
[9]   中国能源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彭觅 ;
吕斌 ;
张纯 ;
黄斌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07) :6-11+44
[10]   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 [J].
岳超 ;
胡雪洋 ;
贺灿飞 ;
朱江玲 ;
王少鹏 ;
方精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4) :5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