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分布、空间分布视角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1952-2008)

被引:17
作者
武鹏 [1 ]
金相郁 [2 ]
马丽 [3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韩国培材大学校中国学部
[3] 塘沽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关键词
区域差距; GDP修正; 收敛性; 核密度估计; MoranI指数;
D O I
10.19523/j.jjkx.2010.05.006
中图分类号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本文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MoranI空间自相关统计方法研究了1952~2008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数值分布和空间分布状况。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长期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都没未出现"俱乐部收敛"的现象;邻近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对收敛性;无论就数值分布还是空间分布而言,经济体制变迁均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演进趋势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趋势及其特征——基于GDP修正后的数据 [J].
金相郁 ;
武鹏 .
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1) :79-96
[2]   技术、效率、资本积累与中国地区发展差异 [J].
吴建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11) :28-38+62
[3]   中国1991~2006年收入分布的动态变化:基于核密度函数的分解分析 [J].
刘靖 ;
张车伟 ;
毛学峰 .
世界经济, 2009, 32 (10) :3-13
[4]   我国区域经济β-趋同的空间计量分析 [J].
肖灿夫 ;
李江涛 ;
张昌霖 .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9 (02) :27-31
[5]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 [J].
鲁凤 ;
徐建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44-51+80
[6]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 [J].
孟斌 ;
王劲峰 ;
张文忠 ;
刘旭华 .
地理科学, 2005, (04) :11-18
[7]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J].
姚波 ;
吴诣民 ;
刘鹏飞 .
统计研究, 2005, (08) :35-37
[8]   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郭庆旺 ;
赵志耘 ;
贾俊雪 .
世界经济, 2005, (05) :46-53+80
[9]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时间序列的经验研究 [J].
陈安平 ;
李国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11) :31-35
[10]   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 [J].
徐现祥 ;
舒元 .
经济学(季刊), 2004, (02) :619-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