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基于技能偏向性视角的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
被引:60
作者:
钞小静
[1
]
周文慧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
[2]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收入份额;
就业技能结构;
技能收入结构;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21.02.007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及其具体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在短期内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第一产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改变估计方法、替换关键变量、调整控制变量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会通过就业技能结构高级化、技能收入差距扩大化两个渠道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对西部地区、非技术密集区以及高劳动收入份额地区的抑制作用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4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