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基于技能偏向性视角的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

被引:60
作者
钞小静 [1 ]
周文慧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
[2]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收入份额; 就业技能结构; 技能收入结构;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21.02.007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及其具体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在短期内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第一产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改变估计方法、替换关键变量、调整控制变量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会通过就业技能结构高级化、技能收入差距扩大化两个渠道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对西部地区、非技术密集区以及高劳动收入份额地区的抑制作用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前沿进展与综述 [J].
朱琪 ;
刘红英 .
中国人口科学, 2020, (02) :111-125+128
[2]   以新经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J].
钞小静 ;
薛志欣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0 (01) :49-56
[3]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行业收入差距的效应分析——来自中国行业层面的经验证据 [J].
邓翔 ;
黄志 .
软科学, 2019, 33 (11) :1-5+10
[4]   劳动收入份额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J].
钞小静 ;
廉园梅 .
经济学动态, 2019, (09) :66-81
[5]   机器人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来自企业调查的微观证据 [J].
余玲铮 ;
魏下海 ;
吴春秀 .
中国人口科学, 2019, (04) :114-125+128
[6]   人工智能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 [J].
郭凯明 .
管理世界, 2019, 35 (07) :60-77+202
[7]   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 [J].
蔡跃洲 ;
陈楠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05) :3-22
[8]   加快新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构建研究 [J].
张其仔 .
财经问题研究, 2019, (02) :3-11
[9]   有偏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和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 [J].
王林辉 ;
袁礼 .
经济研究, 2018, 53 (11) :115-131
[10]   地区产业升级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合成工具变量的估计 [J].
周茂 ;
陆毅 ;
李雨浓 .
经济研究, 2018, 53 (11) :13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