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来自企业调查的微观证据

被引:86
作者
余玲铮 [1 ]
魏下海 [2 ]
吴春秀 [3 ]
机构
[1]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华侨大学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
[3]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机器人; 劳动收入份额; 劳动生产率; 工资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9.27 [地方企业经济]; F272.92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文章基于广东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机器人应用如何重塑企业收入分配格局。研究发现:(1)在理论上,机器人作为一种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载体,当机器人与劳动是替代而非互补关系时,机器人应用将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2)问卷调查显示,企业的机器人使用率存在鲜明的特征差异,相比而言,出口企业、生命周期长、规模大、用工短缺、准备搬迁及非国有等企业的机器人使用率更高,这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竞争环境是促进机器人使用的重要原因。(3)机器人所产生的增长效应不会均等地惠及所有要素,虽然机器人同时促进了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但前者增长幅度不及后者,从而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只有当机器人与人力资本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促进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4)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具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机制及国有集体企业中,机器人对劳动收入份额负面效应会有所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5+128 +1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人工智能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 [J].
郭凯明 .
管理世界, 2019, 35 (07) :60-77+202
[2]   就读重点大学对人工智能就业替代压力的缓解作用 [J].
岳昌君 ;
张沛康 ;
林涵倩 .
中国人口科学, 2019, (02) :2-15+126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劳动力替代效应——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和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J].
陈秋霖 ;
许多 ;
周羿 .
中国人口科学, 2018, (06) :30-42+126
[4]   机器人在中国:现状、未来与影响——来自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经验证据 [J].
程虹 ;
陈文津 ;
李唐 .
宏观质量研究, 2018, 6 (03) :1-21
[5]   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 [J].
周明海 ;
肖文 ;
姚先国 .
管理世界, 2010, (10) :24-33
[6]   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 [J].
林毅夫 ;
刘明兴 ;
章奇 .
管理世界, 2004, (08) :81-89+127
[7]   An examination of the use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and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in US plants with different export intensities [J].
Nair, Anand ;
Ataseven, Cigdem ;
Swamidass, Paul M.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3, 51 (11) :3283-3299
[8]  
Trade Liberalization: Export-market Participation,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Innovation[J] . John R. Baldwin,Wulong Gu.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