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研究——不完全产权与主体行为关系的分析视角

被引:51
作者
李宁
陈利根
龙开胜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不完全产权; 主体行为; 产权公共域; 租值耗散; 宅基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3 [地产经营];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产权界定的不完全性及其衍生的渐进性是现实世界中产权运行的实际规则。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不完全产权的分析框架,分析基于产权公共域之上主体行为的两重性,通过对宅基地产权制度的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宅基地产权存在着各异的不完全程度,包括农民、集体、国家等行为主体围绕宅基地产权中非专有性价值利益开展的行为选择,导致了宅基地资源在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非生产性用途三个层面的租值耗散,但同时也在通过各自的行为在不同的方向上探索着减少租值耗散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国家的过度产权管制和农民、集体自身行为能力的不足,未能实现有效的制度变革。对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本文尝试了从主体行为能力联系不完全产权的角度加以阐释的新视角,对于今后国家在农地制度的改革上富有启示性含义,在整个社会从人为的行政控制经济模式转为市场经济模式的这个过程中,国家或政府对农地制度的改革不应把重点放在建构上,而是应该在意主体行为的自发含义,注重(研究)培育和保护土地市场内部各种自发和内生力量以及秩序的型构与成长。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4+139 +13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复杂产权论和有效产权论——中国地权变迁的一个分析框架 [J].
张曙光 ;
程炼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4) :1219-1238
[2]   中国农地发展权之路:治理结构改革代替产权结构改革 [J].
谭荣 ;
曲福田 .
管理世界, 2010, (06) :56-64
[3]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限制及其解除 [J].
梁亚荣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0, (01) :131-135
[4]   论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浙江模式”——制度起源、操作模式及其重要含义 [J].
汪晖 ;
陶然 .
管理世界, 2009, (08) :39-52
[5]   转型期中国农地最适所有权安排——一个制度经济分析视角 [J].
陈志刚 ;
曲福田 ;
黄贤金 .
管理世界, 2007, (07) :57-65+74+171
[6]   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制度研究 [J].
高圣平 ;
刘守英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2) :31-37
[7]   《物权法》中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有条件转让问题 [J].
徐宗威 .
城乡建设, 2006, (05) :42-42
[9]   长江沿线样带农村宅基地转型 [J].
龙花楼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5, (02) :179-188
[10]   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 [J].
周其仁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19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