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区城乡协同发展与乡村振兴途径

被引:75
作者
马历 [1 ,2 ,3 ]
龙花楼 [1 ,3 ,4 ]
戈大专 [1 ,2 ,3 ]
张英男 [1 ,2 ,3 ]
屠爽爽 [1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4]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 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区; 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 城乡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 城乡地域系统;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4.005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通过构建中国农区乡村和城镇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评判模型,利用1992、2000和2010年三期分区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九大农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目前中国农区城乡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区域间不平衡、城乡协调度降低的现象较为普遍。(2)1992—2010年,大部分农区乡村发展指数波动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城镇化发展指数则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特征;城乡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变化较为复杂,区域差异明显;农区城乡系统间的耦合度相对较高且差距逐步缩小;进一步分析城乡系统协调发展度发现,协调发展度高的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东北区和甘新区,协调发展度低的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3)最后根据农区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提出通过内生力、外援力和交互力"三力"助推中国农区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综合研究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变规律的理论基石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18, 73 (04) :597-607
[2]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18, 73 (04) :637-650
[3]   明确发展思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J].
罗必良 .
南方经济, 2017, (10) :8-11
[4]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J].
江孝君 ;
杨青山 ;
刘鉴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7) :806-819
[5]   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路径研究 [J].
张开华 ;
郑甘甜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4) :123-129+164
[6]   论乡村重构 [J].
龙花楼 ;
屠爽爽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563-576
[7]   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J].
李国平 ;
罗心然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1) :25-33
[8]   四川农村人口土地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变 [J].
马历 ;
唐宏 ;
尹奇 ;
杨覃 ;
张湛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01) :136-146
[10]   新时期中国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与转型对策 [J].
刘彦随 ;
严镔 ;
王艳飞 .
经济地理, 2016, 36 (0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