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人口土地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变

被引:16
作者
马历 [1 ]
唐宏 [1 ,2 ]
尹奇 [1 ]
杨覃 [1 ]
张湛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协调发展度; 人口-土地-经济系统; 时空演变; 四川省;
D O I
10.13930/j.cnki.cjea.16059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20205 ; 1203 ;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利用量化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以四川省为例,研究了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土地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问题,以探讨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路。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四川农村人口-土地-经济系统以勉强协调过渡类和良好协调发展类为主,但区域间差异较大,表现为优质协调发展与严重失调衰退现象并存;从时间特征看,2000—2014年农村人口-土地-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时序变化较大,轻度失调衰退区和勉强协调过渡区有所减少,良好协调发展区逐渐增多,2000年勉强协调过渡区和良好协调发展区分别占市(州)总数的61.90%和14.29%,到2014年则分别占总数的33.34%和52.38%,而优质协调发展区和严重失调衰退区均无变化,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从空间特征看,协调发展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山地、高原等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区域的协调发展度则较低。总体而言,由于受地形地貌、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等方面的影响,四川各市(州)农村人口、土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三者间的协调发展度存在较大差异,应根据区域发展特色与不足,确定农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长江经济带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差异研究 [J].
刘欢 ;
邓宏兵 ;
李小帆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5) :160-166
[2]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J].
李克强 .
中国集体经济, 2016, (08) :14-25
[3]   重庆市近12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析 [J].
侯培 ;
李超 ;
杨庆媛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5, (05) :240-244+252
[4]   塔里木河流域农牧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J].
赵俊 ;
刘新平 ;
刘向晖 ;
田童 .
干旱区地理, 2015, 38 (05) :1077-1084
[5]   中国北京市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研究 [J].
吴亮 .
现代经济信息, 2015, (17) :489-489
[6]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方法研究 [J].
王燕 .
甘肃科技, 2015, 31 (16) :96-98+95
[7]   福建省乡村发展与农村经济聚集耦合分析 [J].
肖黎姗 ;
余兆武 ;
叶红 ;
张国钦 .
地理学报, 2015, 70 (04) :615-624
[8]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圆桌论坛(2014)观点综述 [J].
朱道林 ;
王健 ;
林瑞瑞 .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 (09) :89-94
[9]   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法威 ;
许恒周 ;
王姝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 (08) :7-11
[1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驱动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 [J].
刘海楠 ;
王德起 .
农业经济, 2014, (03)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