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100
作者
刘欢
邓宏兵
李小帆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协调发展; 空间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407 ; 083304 ;
摘要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区域,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本文以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市的人口、土地数据为基础,从长江经济带、区域和市域视角,采用熵值法、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均衡发展模型测度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对协调发展度进行分析,并使用ArcGIS10.2得出二者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布图。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2006-2013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呈现相对平稳增长,2013年总体上达到较高协调发展水平。从区域视角来看,协调发展度呈现阶梯特征即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的状态,且自2009年起3大区域协调发展度差距呈扩大趋势。从市域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市2006-2008年协调发展度的发展速度慢,2009年后发展速度显著提升;在空间上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非均衡性和空间异质性,东北高、西南低,并表现明显的"城市群集聚"发展特征。长江经济带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进程中应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中上游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转变土地财政思想,真正实现地区发展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测度——来自东中西部省际面板数据 [J].
王丽艳 ;
郑丹 ;
王振坡 .
学习与实践, 2015, (04) :12-22
[2]   山东省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协调发展及空间格局 [J].
李秋颖 ;
方创琳 ;
王少剑 ;
王洋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5, (01) :31-36
[3]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原因分析 [J].
李小敏 ;
陈多长 .
改革与战略, 2014, 30 (12) :105-110
[4]   技术比较优势、劳动力知识溢出与转型经济体城镇化 [J].
陈强远 ;
梁琦 .
管理世界, 2014, (11) :47-59
[5]   基于土地出让的工业化与城镇化 [J].
雷潇雨 ;
龚六堂 .
管理世界, 2014, (09) :29-41
[6]  
民族地区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非均衡性与空间异质性[J]. 崔许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8)
[7]   山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研究 [J].
高富岗 ;
宋颜颜 ;
刘学 ;
李富忠 .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28 (02) :106-111
[8]   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 [J].
潘爱民 ;
刘友金 .
经济地理, 2014, 34 (05) :63-68
[9]  
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李伟,Sri Mulyani Indrawati,刘世锦,韩俊,Klaus Rohland,Bert Hofman,侯永志,Mara Warwick,Chorching Goh,何宇鹏,刘培林,卓贤.管理世界. 2014(04)
[10]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以浙江省69县市为例 [J].
杨丽霞 ;
苑韶峰 ;
王雪禅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11) :18-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