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协调发展及空间格局

被引:56
作者
李秋颖 [1 ,2 ]
方创琳 [1 ]
王少剑 [1 ,2 ]
王洋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广州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空间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模型; 协调发展类型; 山东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407 ; 1204 ;
摘要
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山东省1985—2012年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状况与演进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山东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根据耦合协调度可将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即不协调阶段(1985—1989年)、基本协调阶段(1990—2005年)和高级协调阶段(2006—2012年),城镇化协调类型从严重不协调-空间城镇化滞后到高级协调-人口城镇化滞后;进而以山东省2011年县域为研究单元,对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和协调类型进行了分析,县域城镇化水平区域格局严重不均衡,空间城镇化水平普遍高于人口城镇化水平。山东省处于空间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相对滞后阶段,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不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3]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J].
刘彦随 ;
杨忍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011-1020
[4]   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 [J].
王洋 ;
方创琳 ;
王振波 .
地理研究, 2012, 31 (07) :1305-1316
[5]   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方式 [J].
姚士谋 ;
陆大道 ;
王聪 ;
段进军 ;
武清华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1947-1955
[6]   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 [J].
方创琳 ;
王德利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1931-1946
[7]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J].
陈凤桂 ;
张虹鸥 ;
吴旗韬 ;
陈伟莲 .
人文地理, 2010, 25 (05) :53-58
[8]   中国城市化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英文)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查良松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0, 20 (01) :17-30
[9]   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J].
陆添超 ;
康凯 .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9, (22) :19-20+53
[10]   农村人口非农化与中国城镇化问题 [J].
姚士谋 ;
吴建楠 ;
朱天明 ;
William YBChang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 (03)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