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绩效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6
作者
钱娟 [1 ,2 ]
李金叶 [1 ]
机构
[1]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新疆发展和改革委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节能降耗; CO2减排; 碳排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运用非参数SML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1994—2014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基于绿色增长的技术进步,并采用面板模型对按能耗与碳排放分组的行业分别进行能耗强度和CO2排放强度回归。结果表明:生产前沿的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动力,前沿科技创新的节能降耗绩效最高,纯技术效率的CO2减排绩效最高;技术进步的节能降耗效应与CO2减排效应具有非对称性,技术进步的CO2减排绩效大于其节能降耗绩效;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CO2减排绩效大于其节能降耗绩效。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1+92 +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测算与分析 [J].
朱琳 ;
汪波 ;
徐波 .
技术经济, 2016, 35 (11) :73-78+96
[2]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偏向是否节约能源 [J].
王班班 ;
齐绍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7) :24-31
[3]   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 [J].
陈晓玲 ;
徐舒 ;
连玉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3) :58-76
[4]   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发展方式转型——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实证考察 [J].
何小钢 ;
张耀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3) :19-33
[5]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 [J].
陈诗一 .
世界经济, 2011, 34 (04) :124-143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的实证分析 [J].
简新华 ;
叶林 .
当代财经, 2011, (01) :93-102
[8]   技术创新、回报效应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 [J].
宣烨 ;
周绍东 .
财贸经济, 2011, (01) :116-121
[9]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41-55
[10]   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J].
袁晓玲 ;
张宝山 ;
杨万平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2) :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