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偏向是否节约能源

被引:31
作者
王班班 [1 ]
齐绍洲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偏向型技术进步; 中性技术进步; 能源要素; IBTECH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3 [工业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偏向型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将能源视为一种生产投入要素,并测算技术进步在不同要素之间的偏向。采用数据包络法从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中进一步分解出投入要素偏向技术变化(IBTECH)指数,该指数可以度量生产前沿面的旋转效应。在此基础上,判别了1999-2012年中国工业36个行业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论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偏向型技术进步总体而言有助于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几乎所有工业行业在1999-2012年期间、"十五"和"十一五"分阶段的IBTECH指数均大于1,并且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程度在2007年以后也有大幅提升。第二,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偏向在能源和资本之间、能源和中间品之间均节约能源,在能源和劳动力之间节约劳动力,但总体而言呈现出节约能源的特征。第三,从变化趋势和行业分布来看,中国工业节约能源型技术进步在近年来得到了增强,节约能源的行业数在"十一五"期间明显多于"十五";在7个年排放1亿t以上的高排放行业中,节约能源技术进步的特征甚至更为明显。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表明,过去十到二十年之间我国能源价格去管制化和其他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对引导节约能源型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 [J].
王班班 ;
齐绍洲 .
经济研究, 2014, 49 (02) :115-127
[2]   技术偏向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再考察 [J].
陈宇峰 ;
贵斌威 ;
陈启清 .
经济研究, 2013, 48 (06) :113-126
[3]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理论和经验研究 [J].
申萌 ;
李凯杰 ;
曲如晓 .
世界经济, 2012, 35 (07) :83-100
[4]   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 [J].
陈诗一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3) :735-776
[5]   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模型 [J].
李国志 ;
李宗植 .
人口研究, 2010, 34 (03) :32-39
[6]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
宋冬林 ;
王林辉 ;
董直庆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68-81
[7]   技术变化、要素替代和贸易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J].
樊茂清 ;
任若恩 ;
陈高才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1) :237-258
[8]   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 [J].
陈勇 ;
唐朱昌 .
经济研究, 2006, (09) :50-61
[9]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 bias: evidence from 99 OECD and non-OECD countries[J] . Po-Chi Chen,Ming-Miin Yu.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 2014 (1)
[10]   Productivity Change under an Individual Transferable Quota Management System [J].
Walden, John B. ;
Kirkley, James E. ;
Faere, Rolf ;
Logan, Philip .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2, 94 (04) :91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