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964
作者
陈诗一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能源消耗; 二氧化碳排放; 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增长方式;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在金融海啸凸显实体经济重要性和工业反哺农业时代要求的背景下,本文讨论了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本文构造了中国工业38个二位数行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利用超越对数分行业生产函数估算了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进行绿色增长核算。本文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总体上已经实现了以技术驱动为特征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能源和资本是技术进步以外主要驱动中国工业增长的源泉,劳动和排放增长贡献较低甚至为负。但是,一些能耗和排放高的行业仍然表现为粗放型增长,必须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最终实现中国工业的完全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J].
江泽民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10) :1589-1607
[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 [J].
蔡昉 ;
都阳 ;
王美艳 .
经济研究, 2008, (06) :4-11+36
[3]   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 [J].
林伯强 ;
何晓萍 .
经济研究, 2008, (05) :94-104
[4]   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 [J].
江泽民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03) :345-359
[5]   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 [J].
涂正革 .
经济研究, 2008, (02) :93-105
[6]   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卢现祥 ;
朱钟棣 .
经济学(季刊), 2008, (02) :549-564
[7]   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 [J].
林伯强 .
管理世界, 2003, (11) :18-27
[8]   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 [J].
张军 ;
施少华 ;
陈诗一 .
经济学(季刊), 2003, (04) :1-38
[9]  
2007中国节能减排.[M].解振华; 主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10]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编.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