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严惩非法集资行为之反思

被引:118
作者
刘宪权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非法集资行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集资诈骗罪;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2.04.019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刑法严惩非法集资行为凸显出我国刑法立法存在入罪门槛偏低、重罪与轻罪的界限模糊以及法定刑畸重等诸多问题。从这些凸显出的问题以及我国现行金融体制存在明显的缺陷和非法集资活动参与人对犯罪的发生也存在较大过错看,我国严惩非法集资行为的刑事立法明显不合理:一方面它违背了刑法的谦抑性,另一方面它违背了主客观相统一原则。鉴于我国司法实践中主要通过适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来严惩非法集资行为,因此应通过合理限制这两个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来有效解决我国刑事立法在严惩非法集资行为过程中凸显出的非合理性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盗窃罪中的法律拟制问题研究——以《刑法修正案(八)》第39条的规定为视角 [J].
李振林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1, 13 (03) :36-45
[2]   集资诈骗罪的死刑适用 [J].
刘远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1, (05) :106-112
[3]   论被害人过错影响刑事责任之正当依据 [J].
初红漫 .
犯罪研究, 2011, (03) :33-40
[4]   对我国犯罪本质理论的思考 [J].
陆诗忠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6) :26-35
[6]   我国民间融资视角下的非法集资犯罪研究 [J].
周博文 .
公安研究, 2010, (07) :38-43
[7]   金融危机与我国民间融资的法律规制 [J].
孔慧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8 (01) :77-79
[8]   关于被害人过错的法理探析 [J].
黎邦勇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5 (02) :47-51
[9]   非法集资活动的刑法规制 [J].
彭冰 .
清华法学, 2009, 3 (03) :120-130
[10]   关于民间借贷合法化的思考 [J].
邱兆祥 ;
史明坤 .
金融理论与实践 , 2009, (03)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