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尺度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差异

被引:88
作者
王录仓 [1 ]
武荣伟 [2 ,3 ]
刘海猛 [4 ,3 ]
周鹏 [1 ]
康江江 [5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县域尺度; 空间格局; 区域差异;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2000年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新常态与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县域尺度出发,基于2000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应用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10年间中国2283个县域单元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模式多样,胡焕庸线西北半壁以均质化、轴带特征为主;而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则呈现出核心—外围的分布特征。22000-2010年间,人口老龄化均值从6.7%增至8.7%,表明中国县域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步入老年型的县域多集中于内陆、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10年间人口老龄化总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但人口老龄化的变动趋势差异显著。3人口老龄化在"胡焕庸线"两侧、不同地域类型间、城乡间、民族自治地区与非民族自治地区间、贫困与非贫困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变动的方向并不一致。4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因素为各区域往期人口年龄结构、步入老年序列人口比重、人口流出的比例等。
引用
收藏
页码:921 / 9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综述和研究框架构建 [J].
高晓路 ;
吴丹贤 ;
许泽宁 ;
颜秉秋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12) :1480-1494
[2]   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划分与区域演变分析——以中美日韩四国为例 [J].
王志宝 ;
孙铁山 ;
张杰斐 .
地理科学, 2015, 35 (07) :822-830
[3]   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 [J].
刘涛 ;
齐元静 ;
曹广忠 .
地理学报, 2015, 70 (04) :567-581
[4]   “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集疏模式差异 [J].
戚伟 ;
刘盛和 ;
赵美风 .
地理学报, 2015, 70 (04) :551-566
[5]   人口流动对中国不同省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J].
张航空 .
人口学刊, 2015, 37 (01) :95-102
[6]   1990-2010年福建省县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J].
张开洲 ;
陈楠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5) :605-615
[7]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增长率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J].
丁悦 ;
蔡建明 ;
任周鹏 ;
杨振山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5) :657-666
[8]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1989011 [J].
刘华军 ;
何礼伟 ;
杨骞 .
人口研究, 2014, 38 (02) :71-82
[10]   中日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研究 [J].
单良 ;
丁莉 .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04) :89-9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