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研究现状评估

被引:12
作者
李向阳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研究范式; “共商、共建、共享”; 义利观; 经济外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2013年以来中国学术界对"一带一路"研究的投入之大、成果数量之多可谓是前所未有,这对宣传和推广"一带一路"理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必须承认,"一带一路"理论研究进展的滞后也是毋庸置疑的,这种滞后一方面表现为中国学术界面对国际社会的误解和质疑还难以做出有说服力的回应;另一方面表现为理论研究难以指导"一带一路"的实践。对此,构建"一带一路"理论体系或"一带一路"学正在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作为一个大国提出的具有国际化意义的倡议,"一带一路"的系统化理论研究至少需要满足三项基本标准:理论层面的自洽、操作层面的可行及认知层面国内外的统一。缺少理论自洽不仅会造成宣传上的混乱,而且会导致实践上的无所适从;缺少操作可行性无疑会阻碍"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缺少国内外认知的统一将必然引发外部世界的质疑。基于上述标准,对"一带一路"的研究现状进行评估可以发现:一个自洽的理论体系远未形成;大多数成果集中于"一带一路"的必要性研究,而非可行性研究;国内外的宣传口径存在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因此,伴随"一带一路"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学术界需要认真反思原有的研究范式,以适应实践的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风险及其防范 [J].
叶海林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 (10) :122-142+160
[2]   中国对外贸易的动能转换与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形成 [J].
裴长洪 ;
刘斌 .
经济研究, 2019, 54 (05) :4-15
[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贸易通道研究 [J].
许英明 ;
邢李志 ;
董现垒 .
国际贸易, 2019, (02) :80-86
[4]   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共轭环流论”:理论与证据 [J].
洪俊杰 ;
商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1) :42-64+205
[5]   积极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规则体系 [J].
梅冠群 .
宏观经济管理, 2018, (09) :13-20+27
[6]   “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价值链的双重嵌入 [J].
刘志彪 ;
吴福象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8) :17-32
[7]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缺位”与“一带一路”的发展导向 [J].
李向阳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8) :33-43
[8]   由认知分歧到合作共识:中俄“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研究——基于不对称性相互依赖的视角 [J].
焦一强 .
当代亚太, 2018, (04) :51-85+157
[9]   “一带一路”规则制定权的战略思考 [J].
门洪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 (07) :19-40+156
[10]   新型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合作实践 [J].
秦亚青 ;
魏玲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8, 35 (02)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