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三种不同类型及其比较研究

被引:16
作者
兰永海 [1 ,2 ]
高俊 [3 ]
温铁军 [4 ]
机构
[1] 北京大学
[2] 中国农业银行
[3]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4] 福建农林大学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 合作金融; 互助合作制; 合伙人股份制;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18.01.023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在中央金融"新政"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内生性金融开始向正规化转变。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合作主体发生了几乎与政府多部门主导农村投资相同的体现"精英俘获"机制的异化,在乡村精英、地方政府、外部资本等多种力量的主导下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据此归纳并比较研究了社区互助合作制、合伙人股份制以及高息揽储的"假合作制"三种类型的合作组织,认为在缺乏政府优惠政策的市场条件下,如果推行有利于一般社员的分配制度,则会因缺乏对能人的激励而使合作社显著降低了市场竞争下的生存能力;但,如果推行效率优先的制度,就会因少数精英相对于一般社员更为有效率,而使具有普惠性的合作社形成趋于"精英俘获"的制度改变,演化为实质上的"去合作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合作社的政治社会学.[M].任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  
普惠金融.[M].王曙光;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  
解读苏南.[M].温铁军; 等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4]   农村小微金融“内部化悖论”的案例分析 [J].
高俊 ;
刘亚慧 ;
温铁军 .
中国农村观察, 2016, (06) :2-11+96
[5]   安徽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及风险分析 [J].
何频 .
华东经济管理, 2015, 29 (06) :22-26
[6]  
农民专业合作社“变形记”.[J].王昆;高博;.金融世界.2015, 05
[7]   成员主导型金融组织治理:理论框架与比较分析 [J].
刘西川 ;
陈立辉 ;
杨奇明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10) :70-80+111
[8]   成员异质性与农村资金互助组织非“民主治理”——以苏北地区为例 [J].
陈东平 ;
任芃兴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4) :45-53
[9]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所有权结构、治理机制与金融服务 [J].
马九杰 ;
周向阳 .
江汉论坛, 2013, (05) :59-65
[10]   农村资金互助社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安徽太湖的案例 [J].
王刚贞 .
财贸研究, 2012, 23 (06) :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