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效应的区域创新能力收敛性分析

被引:15
作者
黄德森 [1 ]
杨朝峰 [2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俱乐部收敛; 空间效应;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D O I
10.13956/j.ss.1001-8409.2017.01.10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首先建立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对2006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随后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把30个省市按创新能力的空间相关性分为4组,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20062013年我国绝大部分省份的创新能力都经历了一个上升的过程,但不同类别区域之间创新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考虑空间效应影响的俱乐部划分方法使得组内创新能力差异小而组间差异大,较传统的区域创新能力俱乐部划分更为合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不存在整体上的β收敛,但存在着创新能力强的省份集群和创新能力弱的省份集群两大俱乐部收敛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区域创新的俱乐部收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潘雄锋 ;
杨越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2) :314-319
[2]   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俱乐部收敛效应 [J].
许治 ;
陈志荣 ;
邓芹凌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05) :790-800+650
[3]   中国地市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研究——兼与省份数据的比较 [J].
张伟丽 ;
覃成林 ;
李小建 .
地理研究, 2011, 30 (08) :1457-1470
[5]   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趋势 [J].
魏守华 ;
禚金吉 ;
何嫄 .
科研管理, 2011, 32 (04) :152-160
[6]   基于专利指标的中国区域创新的俱乐部收敛特征研究 [J].
陈向东 ;
王磊 .
中国软科学, 2007, (10) :76-85
[7]   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 [J].
王志刚 .
管理世界, 2004, (03) :25-30
[8]  
Innovation dynamics in the EU: 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 A cross-country panel data analysis[J] . Andre Jungmittag.Empirical Economics . 2006 (2)
[9]   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J].
Furman, JL ;
Porter, ME ;
Stern, S .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06) :899-933
[10]  
Aggregate convergence and sectoral specialization in innovation[J] . Daniele Archibugi,Mario Pianta.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 1994 (1)